
有朋友表示,不太理解货币发行权和流通控制权,问我能否说得简明、通俗、易懂一些。
我就再解释一下。
我以粮食为例子,说明货币发行权的政权属性和主权属性,以及美元霸权是如何在上世纪70年代末得以重建的。
中国当前的粮食能够自给自足,可能意识不到粮食的战略意义。在殖民时代,粮食,也是西欧列强实施殖民的手段之一。
当时的非洲,按照西欧英、法、比利时、葡萄牙等列强的“科学”说法,是不能种水稻的!非洲的粮食是无法自给自足的!非洲的粮食必须依赖西欧贸易进口。当然,西欧列强也极力打击非洲的粮食生产,打击非洲农业。
只要非洲粮食不能自足,那么,西欧列强就可以凭借对粮食生产和贸易的垄断而控制非洲。而且,如此以来,非洲基本上没有反抗的余地。
注意这个殖民手段的特点:一是非洲不能产粮食,二是西欧垄断粮食生产和贸易。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中国解放战争胜利又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之后,非洲人民看到了政治上独立自主的可能和希望,对殖民主义列强散布的人种劣等论、文化劣等论,不那么迷信了。
思想解放,是民族解放的先导。
于是,50、60年代,非洲掀起了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高潮。
政治上的独立,好办。当时,中国支持第三世界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美国、苏联也想打破西欧殖民主义秩序。英法等西欧殖民主义也不得不放手。
不过,非洲不产粮食呀!没有饭吃,独立和解放之后怎么生活?
中国这时就雪中送炭!除给予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以政治、军事、经济支援外,还大力帮助非洲发展农业,种水稻!
原本欧洲殖民主义列强宣称的非洲不能生产水稻的“科学”谎言,很快被援助非洲的中国农民打破,非洲不但能种水稻,而且,产量还不低、质量不错。
非洲粮食能够自足,这就切断了列强殖民非洲的一条黑手!
所谓金融殖民,或者新自由主义,与当年西欧列强运用粮食手段控制非洲,几乎如出一辙。
中国这样的国家,原本是有独立自主的货币发行权的,即是有“粮食”生产能力的,自已生产的“粮食”是能够自足的。
必须让中国不能生产“粮食”,自动放弃生产“粮食”,同时,美国又必须控制“粮食”生产和贸易,也就是货币发行,为全世界提供货币“流动性”。
所谓“央行制度”,还有货币理论的“锚”论,人民币发行“锚”美元外汇,这本质就是剥夺政权的货币发行权,让中国不能自主生产“粮食”即发行货币。同时,让美国霸权为中国提供货币“流动性”即“粮食”,中国不得不在“粮食”即货币上乞求于美国金融霸权。而且,美国为中国提供“货币流动性”,这些货币究竟让谁用、“粮食”让谁吃,就由美国来决定!当然,中国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民族私有经济,成了后娘的孩子,当然就“饿”瘦了、“饿”死了,这就是本世纪之交的“国企负担”论和“下岗分流、减员增资”,而外资、买办经济,就迅速发展起来了。外资、买办经济最看中的房地产、金融业、娱乐业、色情业,就发展起来。重工业、尖端工业、基础工业、农业等受到沉重打击。
美国因为给中国提供了“货币流动性”,还被美化成美国帮助中国人民的一种功德,所以要“维护中美关系大局”,“中美关系”是改革开放的前提。这就是理论欺骗,十足地颠倒黑白。
发行“货币”,比生产粮食简单多了!要么让印钞厂印,然后贷款或拨款给公有制、国有制、民族私有制企业使用,要么就是银行账户上的一串数字。政权赋予某个银行更大的信用额度即可。政权指定某银行,说你银行账户上现在增加了二万亿人民币,这些人民币只能拨款给国有企业、某地政府使用于某种领域、某种事业,或者贷款给公有制轻工业、商业企业使用,或者贷款给私有民族企业使用,即可。就这么简单,也不需要发国债,不需要到国际或国内金融市场上融资。这样发行人民币,还会遏制外资、买办经济。
思想解放,是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先导!货币问题,与粮食问题一模一样。
就是政权清算“央行制度”这种画地为牢、自缚手脚的殖民地制度,清算货币“锚”论的误导,发展公有制经济至少是国有经济,按照公有制或者国有经济、民族私有经济等主权经济发展需要,发行货币即可,需要多少就发多少!并不需要有“锚”的限制。
自主生产“粮食”即发行货币,当然也不需要乞求于美国霸权给我们提供什么货币“流动性”。
自主生产“粮食”即发行货币之后,会发现,所谓美元为全世界、为中国“提供货币流动性”,就是个“理论”、舆论、思想、学术欺骗!
自主发行货币、自己给自己提供“货币流动性”,会不会导致“通化膨胀”?政府会不会自己发行货币,压榨老百姓!有人提出这个问题。
别有用心的问题!难道让美元霸权为我们“提供货币流动性”即“控制我们的货币流动性”,就不会产生“通货膨胀”了吗?美元霸权就不会压榨我们的老百姓了吗?
自主发行货币,并不必然导致“政府压榨老百姓”!社会主义公有制、国有制社会,一般不会!既不会导致通货膨胀,也不一定就压榨老百姓。
是“币”决定了“货”!“币”的发行,决定了“货”即商品、服务的数量、种类、流动方向!刺激生产。没有相应的币,就没有相应的货!
政权一手发货币,一手组织工农业生产,货币发行服从服务于工农业生产,政权还掌握着大宗商品商业流动贸易渠道即商业体系,就可以决定大宗商品价格!(我自己开的商店,开在自己家的土地上,出售我自己生产的商品,我总能决定其价格吧?商品价格,从来不是“市场”决定的,是生产商品者和出售商品者决定的。)只要把这个价格限制在合理范围内,并且保证价格稳定,就没有什么“通货膨胀”。政权因为掌握着货币发行数量、发行对象、发行领域、发行时机,并且控制了工农业生产和商业渠道,就有能力决定商品价格,即掌握定价权,就足以保证货币的信用稳定、坚挺。定价权,既是权利,也是责任、义务。
当然,资产阶级比如美国华尔街金融寡头,会滥发货币,压榨老百姓。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公有制企业提供大宗商品,而且资本操纵的资本主义政府,拒绝稳定物价,肆意抬高特价,以压榨老百姓,本质上充当资本的打手,推脱对货币的信用责任。所谓通货膨胀,其实是资本故意为之,并非市场的必然,更不是货币发行过多所致。之所以把通化膨胀的原因推给“市场”,无非是贼喊捉贼,掩盖资本的罪恶。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