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毛泽东:“国民党有个‘黄埔’,我们就办一个‘红埔’”

黄亮 · 2025-10-20 · 来源:炎黄春秋杂志社公众号
字体: / /

从1931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成立,到1933年10月17日,中革军委以此为基础组建红军大学,实现了毛泽东提出的创建一所“红埔”军校的想法,亦开创了我军办大学的先河。从我军的“红埔”军校走出大批优秀学员,在创建新中国的革命战争中,成为统率千军万马的高级将领;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他们中的许多人又成为党、国家和军队的领导人。

早在井冈山时期,为了提高官兵的军事、 政治、文化素质,各军团就开办了培训红军官兵的随营学校,进行不定期、不定点的流动式办学。1931年,毛泽东同志提出:“国民党有个‘黄埔’,我们就办一个‘红埔’,把红军学校办成培养我党军事政治人才的基地!”

“红埔”军校的创办

1931年9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和红军总政治部决定成立“中国工农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31年11月,由闽西红军学校(彭杨军事政治学校)、红一方面军教导总队和红三军团随营学校为基础,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址初设在瑞金城东章屋坪,后搬到城南的天后宫。任命萧劲光为校长,其到任1个月就被调离,由何长工(代理1个月左右)、刘伯承、叶剑英等先后继任。周以粟、刘伯坚、刘畴西、欧阳钦先后担任政治部主任。邓萍任教育长,杨至诚任校务部部长。学校于1931年11月开始招收第一期学员。

随着革命战争形势的发展,学校规模不断扩大。1932年6月,在办第三期时,中革军委将校名改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简称为“红军学校”或“红校”,校址迁至瑞金上阳杨氏宗祠群。“红校”总部设在杨氏宗祠的朝奉太祠,政治部设在时省太祠,校务部设在孟舟太祠,俱乐部设在中宪第祠,教导部设在时泰宗祠,时泰宗祠左侧屋为教职人员住处。毛泽东提出的“红埔”军校就此诞生。

位于瑞金象湖镇的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旧址原杨家祠

学校教育方针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前方与后方结合。主要课程有:党的建设、社会发展史、红军政治工作、步兵战斗条例、野战条例、军事基本知识、射击刺杀技术等。学校开设了高级研究班、政治班和特科(包括机枪、炮兵、工兵等特种连队)、上级干部班等训练班,学制一般为3至5个月。

刘伯承校长经常亲自给学员讲课,他的授课风格通俗易懂,特别受学员欢迎。有一次,刘伯承到工兵连讲射击学,在讲弹道知识时,他问学员们:子弹出了枪口是直的还是弯的?有的说是直的,有的说是弯的。这个问题连里早就争论过,大部分同志脑子里一下子还是转不过弯来,仍相信弹道是直的。刘校长在黑板上画了个简图,没有讲什么道理,只是说:大家都看到过小孩子挺着肚子小便吧!弹道和小孩子小便相似。你们说是直的还是弯的?”说得大家哄堂大笑。经过他这一诱导启发,对于弹道是弧形的这一点,就再没有人怀疑了。

从建校到1933年10月,共招收6期学员,合计6000余人,培养了我军一大批中、高级军事和政治指挥人才。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王稼 祥、董必武、瞿秋白、陈云、邓小平等都曾到学校授课。

“红埔”军校的壮大

为适应战争需要,苏区进行了“扩红”运动,红军建设也进入鼎盛时期,各部队对军事干部的需求急剧加大。1933年10月17日,中革军委发布《关于改编红军学校的命令》:“现将红校组织重新变更,以原有高级班上级班改为红军大学校;以六期团改为红军第一步兵学校;以七期团改为红军第二步兵学校;以工兵营、炮兵连、重机关枪连、防空和装甲车连改为红军特科学校;游击队训练班改为游击队学校。”中国工农红军学校依令扩编为5所学校:红军大学、红军第一步兵学校(彭杨步兵学校)、红军第二步兵学校(公略步兵学校)、红军特科学校和地方游击队干部学校。其中红军大学为高等军事学校,其余4所为专科学校。红军的院校就由一所综合学校发展为多所、多层次、专业和学科相对齐全的军事院校,也标志着红军院校教育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了初、中、高级培训体系。

红军大学全称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简称“红大”, 又叫红军郝西史大学(纪念参加广州起义被杀害的苏联红军将领、驻广州领事馆副领事郝西史),由原红军学校上级干部队为基础扩建成立。校址设在瑞金城外大树下(今沙洲坝镇大布村),校舍是何长工设计,由红军大学学员们自己动手建的。一边作学习准备,一边在木工的指导下修建校舍,将大树留作支柱,小树锯成横梁、板壁,漫山坡的茅草用作砖瓦,就地取材地盖了许多课堂和宿舍,用砖瓦砌了一座可以容纳五百人的大礼堂,又把林间小路扩展成一条宽敞的公路,一直通到瑞金城。校舍四周开辟了宽阔的操场、球场。三个月工夫,这座森林中的大学校就建成了。

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旧址(瑞金沙洲坝大布村)未修复

何长工、周昆(代)、张宗逊先后任“红大”校长,何长工(兼)、徐梦秋(代)、张宗逊(兼)、彭雪枫先后任政治委员。校政治部主任徐梦秋,教育长钟伟剑,中共校总支部书记危拱之(女),校务部长杨至诚。学校主要任务是培养红军高中级军政干部人才,学员大部分是师、团级干部。内设高级指挥科,上级政治科,指挥科,参谋科,后勤科。附设教导队、高射队、测绘队。专职教员有萧劲光、周士第等16人,还招收了被俘国民党高级将领,如原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九师师长陈时骥和郭化中、何迪宙等来“红大”担任专职教员,以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兼职教员有瞿秋白、李弼廷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王稼祥、董必武、 刘伯承、贺昌、邓小平等都曾到“红大”作报告或讲课。

红军第一步兵学校,主要负责培训中、初级红军指挥员(主要为连排干部),由原红军学校步兵团一部组成,校址设在瑞金九堡坝溪村花门兜,校长陈赓。为纪念彭湃和杨殷烈士,该校又称“彭杨步兵学校”。红军第二步兵学校,主要负责培训中、初级红军指挥员(主要培训连排干部),校址设在于都县,校长林野。为纪念在第三次反“围剿”中牺牲的黄公略烈士,将该又称作“公略步兵学校”。红军特科学校,主要负责培训红军特种部队,如炮兵、工兵部队的指挥员和专门人才。胡国杰、武亭、孙发力先后任校长,校址设在瑞金武阳镇武阳围。游击队干部学校,是专门训练区、县以上地方独立团、游击队、赤卫队、少先队干部的学校,滕代远、刘云海先后任校长,政治委员张灵,校址也在瑞金。与此同时,还成立了4个教导团,负责短期培训红军的指挥员和战斗员。

长征后的“红埔”军校

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决定进行战略转移,韩振纪奉命率公略步兵学校从雩都(于都)转驻九堡圩,与红军大学、彭杨步兵学校和特科学校合编成军委干部团,番号为 “军委第一野战纵队第四梯队”,由军委第一纵队司令员叶剑英直接指挥。干部团下辖4个营1个队,其中彭杨和公略步兵学校编成3个步兵营,特科学校编为特科营,红军大学编为上级干部队(简称“上干队”),合计1000余人,由叶剑英直接指挥。陈赓任军委干部团(梯队)团长,宋任穷任政治委员,方强后调任干部团总支部书记,钟伟剑、毕士悌、韩振纪先后任参谋长。莫文骅后调任干部团政治处主任。

1934年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踏上长征之路,干部团随中革军委机关行动,从九堡出发开始长征,其主要任务是:护卫党中央和军委机关,为部队储备、培训和输送干部,必要时参加战斗。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8月上旬,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沙窝会议决议,干部团与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合并成立新的“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倪志亮任校长(未到职),何畏任政治委员,李特任教育长,刘少奇任政治部主任(未到职),莫文骅任党总支部书记。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编有上指挥科、上级政治科、步兵团和特科团。其中,特科团以原干部团为主改编而成,韦国清代理团长,宋任穷任政治委员,毕士悌任参谋长。

1935年9月上旬,由于张国焘不执行中共中央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顽固坚持南下,导致中国工农红军大学中原属红四方面军的人员离校南下,10月在松岗改称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原干部团人员则跟随党中央继续北上,与红一军教导营合并,在甘肃哈达铺组成陕甘支队随营学校。原红一军教导营营长陈奇涵任校长,宋任穷任政治委员。

1935年11月,陕甘支队随营学校随中共中央机关到达陕北瓦窑堡后,在永平镇与陕甘宁红军军事政治学校会合,成立西北工农红军学校,周昆任校长,袁国平任政治委员,郭化若任训练处处长,莫文骅任政治处主任。进入陕北革命根据地后第二年,即1936年2月,改称西北红军大学,6月1日,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1937年1月19日,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也就是著名的“抗大”,并随中央机关迁至延安。

原题:《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红埔”军校》原文刊载于《炎黄春秋》2022年第2期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吴继东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吴石将军的牺牲并非偶然!违背了基本原则!
  2. 1988年,杨振宁痛批那部纪录片
  3. 中国社会各牛鬼蛇神的分析
  4. 说毛主席是搞个人崇拜?那你试试看,有谁愿意崇拜你?
  5. 一个医生痛述:“体检”是怎样把正常人“干掉”的?
  6. 对舅爷吴石将军的回忆,周总理临终念念不忘的人
  7. 物理学之外,我们在致敬杨振宁什么?
  8. 元龙:朝鲜阅兵,展示了不被修正主义祸国的七大优势!
  9. 荷兰的“契约精神”闹剧,再次狠狠打了国内公知的耳光!
  10. 小偷这个“职业”好像消失了,但骗子似乎无处不在,怎么会这样?
  1. “孔家店”的“总设计师”:为何说“批孔”是毛泽东思想的必然逻辑?
  2. 吴石将军的牺牲并非偶然!违背了基本原则!
  3. 1988年,杨振宁痛批那部纪录片
  4. 我国有多少财政供养人员?多少人算合理,多少人算多呢?
  5. 郭松民 | 叛徒最凶残
  6. 撒骚放屁
  7. 中国社会各牛鬼蛇神的分析
  8. 当“铁饭碗”成了亡国的砒霜
  9. 说毛主席是搞个人崇拜?那你试试看,有谁愿意崇拜你?
  10. 用毛泽东思想的照妖镜,戳穿攻击大寨的修正主义画皮
  1. 翻案为什么不得人心,毛主席为何伟大?
  2. 教师节,是个笑话!
  3. 陈中华:司法乱象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4. 莫言的谦虚,陈佩斯的微笑
  5. 毛主席聚沙成塔,走资派毁塔成沙
  6. 李进同志(三)
  7. 别再吹“大国工匠”了,我们就是“买设备送的工程师”
  8. 走进南街村(4)| 南街村搞公有制是否违背中央政策?是否违背群众意愿?是否有强制命令?
  9. 某作家笔下“中国第二次解放”,解放了谁?
  10. 农民“十九宗罪”:一不小心就违法的乡村生活
  1. 对舅爷吴石将军的回忆,周总理临终念念不忘的人
  2. 列宁的科技思想
  3. 说毛主席是搞个人崇拜?那你试试看,有谁愿意崇拜你?
  4. 杨振宁先生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
  5. 罗援泣感: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电视剧《沉默的荣耀》观后感
  6. 当“铁饭碗”成了亡国的砒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