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逻辑的方法研究经济范畴时,马克思强调要时刻把握住研究的主体——这里指资本主义社会。这对于分篇直接具有决定的意义。因为经济范畴所表现的只是“这个一定社会的、这个主体的存在形式、存在规定、常常只是个别的侧面”(第29页)。因此,从总体上来安排各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时,应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主导的生产关系的发生、发展开始,然后分析从属关系。马克思说,如果把经济范畴按它们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的先后次序来安排,那么从土地所有权和地租开始,似乎是自然不过的了,因为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农业是一切多少固定的社会的最初的生产方式。但事实上这是再错误不过的了。因为“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支配着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支配着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第29页)。在资本主义社会,一切都由资本所支配,地租也是如此。土地所有制虽然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中情况则相反。农业越来越变成仅仅是一个工业部门,完全由资本支配”(第30页)。因此,要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不首先了解资本和剩余价值、平均利润等,就不能懂得作为剩余价值中平均利润以上的超过额的地租;反之,不懂得地租,却可以懂得资本。“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同上)所以,对于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来说,不能按照在不同社会中起决定作用的历史次序来处理经济范畴,而应按照它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主从关系来处理。马克思说:“问题不在于各种经济关系在不同社会形式的相继更替的序列中在历史上占有什么地位,更不在于它们在‘观念上’……的次序。而在于它们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的结构。”(同上)
马克思又以古代商业民族中的商业资本和货币资本及股份公司、国民财富等经济范畴为例,说明同样一些范畴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有不同的地位。如果按照历史的顺序研究这些经济范畴,而不是把它们放在资本主义关系的前提下来研究,就不可能正确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也不可能正确理解资本主义以前的各个社会形态及其经济范畴。
根据以上阐明的政治经济学的方法,马克思提出了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的分篇次序,虽然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多次修改了原订计划,但基本方法是完全一致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按照商品、货币、资本、利润、地租的顺序来处理经济范畴,是逻辑的发展同历史的发展的统一。
马克思阐明并运用的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研究方法,是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的彻底革命。运用这一方法才得以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的客观规律。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不仅对于政治经济学,而且对于一切社会科学,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974《〈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解说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解说 I. 生产、消费、分配、交换(流通)3.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四)运用逻辑的方法必须时刻把握住研究的主体——资本主义社会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