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文艺新生

浩然自传体长篇小说连载42-《乐土》第四十二章

浩然 · 2025-11-21 · 来源:新浪博客泥土巢
字体: / /

【作品简介】这部长篇是著名作家浩然的自传体小说。跟他以往写作的《艳阳天》《金光大道》和《苍生》等小说不同,这一次写的是作家自己。带着凝重的沉思、深情的回忆,以其娴熟而又雄浑的笔力,展示了作家童年时代的家庭和周围众多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足迹。通过作品所抒写的生活画面、社会情态,人物形象,读者可以看出历史对作家幼年的铸炼,民间艺术对作家心灵的熏陶,会发现他一路成长的思想源头。这是一部对少儿、青年、中老年读者,都能获得享受、教益并能引起-些思索的好书。

浩然自传体长篇小说连载之《乐土》(42)

第四十二章

夜,寂静得有些让人害怕,临街的窗户棂“笃笃”地响了几下。

母亲闻声坐起来,只是听,只是等,没有搭腔。

敲窗棂的是七婶?是七叔?还是孙大叔呢?

外边的人又“吱吱”地推动门板儿,发急地说:“开开门呀!”

我从声音里听出来是谁,就抬起脑袋冲着外边喊:“爸爸!爸爸!”

母亲拉亮了电灯,几乎等于蹿下炕,冲向门口,慌忙地打开门扇。

进来的人果然是父亲。他变了模样。他的脑门上挂着几条血痕已经干涸的小口子。小褂子不仅涂满了泥泞和汗渍,还给撕破了,一只袖子只连接着一点儿,搭在肩膀子上。他疲惫地喘息着,沉重的往椅子上一坐,把椅子压得乱响。他目光呆滞地茫然地看我们一眼,伸出舌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很吃力地问:“有水没有?”

“是凉茶根儿。”母亲两眼紧紧地盯着父亲回答。

“快拿来,渴坏了我。……”

母亲捧过茶壶,递给父亲,瞧着父亲嘴对嘴地“咕咚、咕咚”喝水,挺小心地问:“给你做点啥吃呢?”

父亲摇摇头:“一点儿不饿,吃不下去。”

沉默一会儿,母亲又问:“那场官司算完结了吗?”

“也算完,也算没完。”

“你取了保?”

“我给他立下个字据,答应赔他的车。……”

“这为什么呀?”母亲对这个回答大惑不解,不禁提高嗓门儿喊道,“咱们雇的是顺路车!车是让日本人给截走的!他跟咱们纠缠是没理的呀!”

“话是这么说,理也可以这么摆。”父亲一下一下地摇摆着头,“他的家产,就那一挂车,就那两头骡子。车和骡子一没,跟我离开宝坻单家庄一样,变成个净眼儿毛光的穷光蛋了。他不纠缠我,咋办呢?”

“你也不是财主呀!”

“我比他累赘少,比他好活下去。”父亲几乎没有任何表情地向母亲叙述起那件倒霉事情的始末。

原来,那个车把式把父亲拉到警察局,先被警察带到一个小屋子里,让等一等。这一等就是差不多一天没人理睬。都快黑天了,才有人叫他们去过堂。

一个挺精明的警官问谁是原告?那车把式赶紧抢着诉说冤枉。警官听了之后,忽然嘿嘿一笑地对他说:“车把式,你的确很冤枉。不过,你应该跟日本人去要车和骡子,不应该跟这位雇主要车和骡子。”

车把式一听这话可慌了神,说起诬告之辞:“当时我是想追着车不放的。可是他硬是不让,还打了我。您看,您看。”他把脑袋往前伸,让警官看他脑瓜门儿在墙上自己撞的伤。

警官问父亲:“对这些你有什么话说呢?你是不是真的这么做了?”

父亲回答:“我不让他追着日本人要车,赶快找个机会逃跑,这是真的。因为我估计,跟日本人到炮楼里,不用说车和牲口要不回来,恐怕连性命也得搭上。至于说打他,不是真的。我们都挨了几下子,是日本人打的。由于我不顺从,比他挨打多,也打得重。……”

车把式抢话说:“反正,我脑袋上的伤是你给打的!”

警官又冷笑一声对他说:“我明白你演的是哪出戏啦。你明明是脑门子痒痒,自己往墙上撞,为什么要诬赖别人打的呢?既然是打的,回答我:他拿什么凶器打的?是铁的,还是木头的?说!”

车把式这一下傻了眼,料定官司输到底了,忽然跪到父亲跟前大哭起来;边哭边诉说,边苦苦地乞求:“先生,先生,您有钱,您是好人,您得救救我。我除了这辆车之外,就是五个挨肩大的孩子,还有一个瘫在炕上的老妈。这回车一没,挣不到拉脚的钱,我们一家老小没法儿活下去呀!救救我的命吧!鸣鸣呜……”

父亲被他哭诉哀求得心软了,说:“你快起来吧,你的官司打赢了。”

车把式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依旧跪在地下,一边抹眼泪,一边对父亲察言观色。

父亲又对警官说:“我情愿包赔他全部损失,一辆半旧的大车,一头骡子。只是,眼下我拿不出,得给我一个月的期限。我可以当场给他立个字据。……”

跪在地下的车把式往前挪一下,抱住了父亲的大腿,连声呼喊:“您是个大善人!您是我们一家老小的救命恩人!……”

母亲听了父亲的叙述,抱怨说:“你的耳朵根子就是软。那个车把式准是个无赖,能对你说真话?”

父亲回答:“你也不能断定他说的全是假话,从蓟县回来一块儿走一路,我觉着他不象个坏人。……”

“谁在你眼睛里都是好人,你的眼睛里就没有坏人!”母亲无限感慨地说,“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哪,往后接待人、交朋友,得长记性,别随便把谁都当成知已。……今儿个你不顺心,有些话不说了。”

父亲说:“没啥顺心和不顺心的。因为经过这么来回反复地一折腾,我把什么都看透了,把什么都想开了。”

母亲说:“一辆车,一头骡子,就算旧的老的,也要一大笔钱才能买到手,一个月能凑上吗?”

“借。”

“用老孙存的那点钱不合适。他挣钱,攒钱,为的是跟妻儿团聚的。别拖累他啦!”

“那就找老七给想想办法。……”

母亲急了,连声说:“不行!不行!往后你不能再跟他来往,不能再听他的花言巧语!”

父亲奇怪:“这是为啥?”

母亲说:“你先歇歇,明儿个我告诉你。等老孙来了,他也得劝你跟那个忘恩负义的人掰交情!”

父亲听了这句话打个愣,但是没有追问下去,捧起壶,又喝几口凉茶水,哀叹地说:“这回挨了这一下子,我的老本儿全丢了,我的路子也断绝了。真可说是给逼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你既然看透了,想开了,也就别在心里别扭了。没钱给那车把式,咱们再另想办法。”母亲故意说宽慰的话,“人平平安安地回到家,比啥都强。只要有人,什么都能有。”

“是呀,活着比死了好哇!”父亲拉着长音地说了这么一句,把手伸进破褂子口袋里摸了一阵儿,却空着抽出,往桌子上一拍,“你去给我买烟吧。”

母亲试探地问:“这么晚了,还会有串门儿的人吗?”

父亲板着脸孔回答:“我抽。”

“你学它干啥?”

“真啰嗦!快去吧,胡同口还有没收摊儿的小商贩。”

母亲无可奈何地出门去买香烟。没等她转回来,我就睡着了。早晨醒来的时候看到,一包打开的香烟,只缺一根儿;而那一支几乎点着就掐灭了,剩下大半截儿,扔在桌子角上。

(待续……)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吴继东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娼妓业的存在状况是阶级剥削程度的指示器
  2. 骗子怎么成了首席科学家,大学通报不能语焉不详 | 新京报快评
  3. Ksliu:高市拒绝撤回涉台言论,料定中方“只动口不动手”
  4. 元龙:丢掉毛泽东思想,共产党国民党化,才会引来日本侵犯!
  5. 这个世界越来越变得让人看不懂的荒诞模样了
  6. 从梁漱溟问题说到台湾问题
  7. 聂元梓:毛主席是党的伟大领袖
  8. 明清历史争议背后的真实问题
  9. 风雨欲来——“阶级斗争”的重提与“修正主义”的梦魇(1962-1966)
  10. 一个普通人离精神分裂究竟有多远?
  1. 医院倒闭潮开始了
  2. 严重后果正在显现
  3. 关于耿、黄集团和九十一人大字报事件的历史考察
  4. 谁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5. 分田单干的恶果与实事求是
  6. 负债狂欢:7.36亿人被“精致”绑架的还债游戏……
  7. 【!】娼妓业的存在状况是阶级剥削程度的指示器
  8. 人民群众开始进入“觉醒时代”,让哪些人惊恐万状?
  9. “疫苗门”事件背后的权力之殇:深挖合肥三十八中事件的深层逻辑与严重后果
  10. 吴铭:金融,只会祸乱,不会造福
  1. 吴铭:李教授,未战先怯,可不是好事
  2. 井冈山观心 | 姚文元的一篇文章是否准确地预言了苏修与越修的资本主义复辟?
  3. 是与非:吵了几十年,有些事该说清楚了!
  4. 李银桥晚年,谈及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有些话我再不说就没人知道
  5. 倘若没有毛泽东,中国将向何处去?—— 一个革命者的历史沉思
  6. 令人“窒息”的聊天!
  7. 吴铭:李教授们已经丧失了对中国经济的发言权
  8. 争鸣:刘道玉的真实遗产
  9. 吴铭:就金融问题就教于李先生
  10. 郝贵生 | “不要独尊马术”说明了什么?
  1. 生死与共
  2. 医院倒闭潮开始了
  3. 分田单干的恶果与实事求是
  4. 严重后果正在显现
  5. 工作在高处,生活在底层——工地农民工的吃喝拉撒睡
  6. 蒋介石出卖外蒙古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