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毛时代经济是崩溃的?从对越反击战的军费支出,便可揭晓一切!

唱起老歌想往事 · 2025-11-09 · 来源:唱起老歌想往事|微信公众号
字体: / /

1978年12月30日的子夜,京郊丰台铁路指挥所灯火通明。总后勤部运输局的参谋们围着作战地图,看着一条条通往华南的红线渐次点亮。有人低声嘀咕:“新开列车次这么密,钱从哪儿来?”

没人回答,窗口外的北风卷着雪花,只闻电报机“嗒嗒”作响。

春节刚过,南下的车皮在湘桂线上排成长龙。装卸工赵长林被两节敞篷车里的大堆军靴吓了一跳,鞋底钢钉锃亮,可生产日期却标着“七一、七二”。

老伙计笑他见识短:“仓库深得很,这点儿才开了个头。”

几天后,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北方库房沉睡十多年的物资在边境丛林开口“说话”。

战后档案显示,战事共动用经费二百二十三亿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约5.4%。诡异之处在于:外汇账户分文未动,财政部靠的全是人民币存量。

只要翻开预算文件就会发现,其中182亿元标注为1965年设立的“战备专项”,这是毛主席批示“一分一厘不能挪用”的那笔老本。

有人总爱把“一穷二白”与“经济崩溃”画等号,却忘了冷冰冰的库存才最诚实。

广西隆安洞库里封存的一三0毫米加农炮皮封完好,贵州某山体工厂出库的炮弹批号停在1974年;东线的卡车方队清一色解放CA10,底盘锈斑不多,却都印着“1975年”字样。

若真是捉襟见肘,又如何解释这份富余?

再抬头看宏观数字:1952年全国钢产量150万吨,至1976年跃至3200万吨,增长两百倍。攀枝花、包钢、鞍钢接力投产,耐高强度装甲钢、硅钢片乃至核级不锈钢相继下线。水泥、平板玻璃、化肥的产量曲线同样一路上扬,支撑起遍布大西南的“山散洞”工事。

一位老工程师曾比划:“敌机炸平山顶,也摸不着我们那层岩石的门。”

农业底盘不能漏。粮办资料表明,1965年到1978年全国粮食总产从一亿九千万吨提升到三亿零五百万吨。

红旗渠、葛洲坝、套里沟引水工程铺出千里水网,水利灰线搭上工业红线,兵站军灶便不缺口粮。后勤部清点粗粮饼干时惊喜地发现:六九年配方的高能压缩饼干仍保持香味,拆袋冲泡即可下锅煮粥。

值得一提的是,三线建设的厂房在战争中表现惊艳。

川北深山里,距前线一千公里的兵工十六厂在战火初起三小时即转入二级战备,所有机床移入洞中,照常开机。越军空袭重点瞄准友谊关一线,却无从摧毁后方的地下生产链。军事经济学界把这种“空袭冗余度”当作计划经济的一种另类优势。

国外学者也留下记录。美国汉学家科恩1980年进京查档,反复确认中国当年竟零外债。

他在访谈中问财政部干部:“你们怎么做到边还苏联债务边搞原子弹?”

对方递来一张数据表,随后淡淡一句:“该吃草时大家都吃过,账是这样算清的。”这句玩笑背后,是全国储蓄率长期维持在百分之三十以上的事实。

国际援助曾被视作沉重包袱,可数字同样耐人寻味。1950年至1978年,中国对越援助总额折合三百多亿元。

哪怕如此,本国财政仍能在七六年实现盈余七十亿元。

不少经济史研究者因此提出“紧缩型外援”概念:对外输出的是成套工业和成型物资,对内则通过高度集中分配,把缺口压到可控区间。

回到前线。谅山地区总攻前夕,一位师长对参谋说:“当年援越抗法的炮,如今打回来,我们要的是比他们更充足的弹药。”

战斗结束后清点,储备弹药还剩三成多。后勤处干事笑言:“真怕打不完拉回库房,又得刷油封。”

外部的质疑从未停歇。八十年代初,某些西方经济学家断言中国工业“阴影工厂”多半是空壳。可他们来到沈阳铸造厂,被万吨水压机的轰鸣震得耳膜发麻;走进昆明机床厂,看到数控系统已在试切飞机起落架。

三菱代表离开时悄声感叹:“这底子,省了我们至少十年。”

对越作战不过短短二十八天,却像一束探照灯,把毛主席时代的经济家底照了个透亮:背负还债压力,保持较高储备;在缺外汇的日子,优先保证国防、粮食、基建三条线;面对可能的全面战争,洞库、三线、战略资金“三位一体”蓄势待发。

有人质疑几十年计划体制是否高效,但冷冰器材、成批卡车、长库资金给出的都是冰冷答案。

战争结束,部队陆续归建,二十六军军需处把用余的压缩饼干分给驻地小学,木箱侧面印着的“备战备荒”红字在孩子们的笑声里格外醒目。

十余年后,那些卡车新漆上蓝条,摇摇晃晃驶进民营工地。工人抹去车头的泥点子,依稀还能看到当年越北雨林的编号。有人摸着钢板自言自语:“哪来的崩溃?这铁家伙还在跑呢!”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秦星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仰望无产阶级革命家黄克诚晚年的坚守——兼驳“徐李劝黄”历史谣言
  2. 警惕,警惕新一轮化公为私
  3. 攻守易势了!
  4. 陈先义:不能允许如此歪曲解构毛泽东思想
  5. 争鸣:刘道玉的真实遗产
  6. 我们都在告别,却谁也走不掉
  7. 毛主席:曹操骂汉献帝有道理
  8. 2025.11.8朝鲜发声
  9. 高市早苗“魅力外交”失败,特朗普转头宣布,对日本加税提高至50%
  10. 谁是最强航母?
  1. 金灿荣:为什么今年的对美斗争策略和之前不一样了?
  2. 终章:我最后的忧思
  3. “我只有一件事,就是‘人民万岁’”:重读毛主席晚年的深层忧虑
  4. 元龙:为什么用《沉默的荣耀》烈士的鲜血,敬国民党一杯?
  5. 元龙:跟共产党走,听孙中山话——《沉默的荣耀》歪曲了历史常识!
  6. 革命胜利了,怎么又让旧势力翻身?真相扎心了!(上)
  7. 洪学智被判有期徒刑8个月后,毛主席亲去探监:你还有什么要求?
  8. 毛主席在庐山会议上的即兴脱稿讲话(完整版)
  9. 请不要叫他“教员”(甲子篇)
  10. 地方政府:我把你外婆作价一百万两卖给你自己
  1. 吴铭:李教授,未战先怯,可不是好事
  2. 井冈山观心 | 姚文元的一篇文章是否准确地预言了苏修与越修的资本主义复辟?
  3. 李银桥晚年,谈及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有些话我再不说就没人知道
  4. 是与非:吵了几十年,有些事该说清楚了!
  5. “孔家店”的“总设计师”:为何说“批孔”是毛泽东思想的必然逻辑?
  6. 倘若没有毛泽东,中国将向何处去?—— 一个革命者的历史沉思
  7. 他们说毛主席“发动运动害了国家”,可是谁救过这个国家?
  8. 回顾中国人民与顾委会的几场斗争
  9. 中国社会各牛鬼蛇神的分析
  10. 令人“窒息”的聊天!
  1. 终章:我最后的忧思
  2. 美国50年砸钱无果,中国钍基熔岩堆落地,掀翻全球旧秩
  3. “我只有一件事,就是‘人民万岁’”:重读毛主席晚年的深层忧虑
  4. 攻守易势了!
  5. “今年麦播整整推迟了一个多月……”
  6. 陈国洲:卖国行径,罄竹难书——蒋介石抗战前后卖国罪行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