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战略能力与大国博弈》一书面市一年就要再版,甚是欣慰。 战略是刀尖上的哲学,没有刀子的哲学是不完整的。没有刀子,别说改造社会,就是进了厨房也只能是无所事事。对于怀着“唯有读书高”追求的普通中国人而言,其认识论中多有重视哲学即解释世界而轻视刀子即改变世界的偏向,及由此产生中国人哲学素养深厚而武装经验不足的人文特点。宋朝亡国的悲剧只是这种偏向和
这本书名为《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1991年8月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共8章一个结语,212页。尽管出版时间已经20多年,但至今依旧十分引人注目。这并不仅仅因为题目很大,颇有诱惑力,涉及到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在之后漫长岁月里,中国所走的道路,也大体上符合书中给出的路线图;还因为此书出版的时间节点和撰写者当时及目前的职务、身份——间接折射出他们对
郑少君,来自湖北的教育工作者。多年来,看到毛泽东思想被冷落,被边缘化,看到毛泽东被诋毁,被妖魔化,看到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如十八大报告所言,向着可能“亡党亡国”的趋势在靠近,看到最底层的老百姓吃二遍苦受二茬罪的处境越来越明显,痛心疾首,而又人微言轻,束手无策。于是,郑少君从林林总总的网页中,搜集到了千余篇文章,数千万字,大浪淘沙,精挑细选,汇编成集,以启读者,为弘扬毛泽东思想尽绵薄之力。但因出版困难,难以成书。现编者将图书提纲发表于乌有网刊,电子书全稿请点击“下载链接” 。欢迎网友传阅。
一 毛泽东是怎样读二十四史的呢?结合毛泽东读二十四史的实践和对二十四史的批注、谈话、评说,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六种方法。 1.古为今用法 关于毛泽东“古为今用”的读书方法,陶鲁笳曾写过这样一段回忆:“毛主席研究历史,是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历史的优秀遗产,为现实的革命斗争服务,而不是信而 好古,迷信过去。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古为今用。从第一次
第101章 “张国焘看不起我们,他对抗中央,还倒打一耙,反而骂 我们是机会主义。我们要北上,他要南下;我们要抗日, 他要躲开矛盾。究竟哪个是退却,哪个是机会主义?” 话说1935年9月20日上午10时,红军陕甘支队主力部队开进了哈达铺。哈达铺群众倾城出动,他们以欢呼、笑脸和各种食物欢迎这些跋涉了2万4千里的男女战士。 哈达铺只有二三千居民,男人们看到红军战士
李北方按:《货币战争》一书,很火爆,据说连正版加盗版,发行量达数百万了吧。我没有看,因为看到封面上“编著”两个字,就知道该书不会太严肃。一个严肃的话题以不严肃的方式表达,会消解其意义,只会让读者将其作为猎奇的一种。胡祖六出面批评,又引来诸多反批评。王小强先生的书,就严肃多了。我说的不是语言风格,他写文章一贯不太正经。我说的是研究方式,该书真的做到了无一字无出
第97章 “张国焘要的是军权,你让他当总书记,他说不定还不满意。但真让他 坐上了这个宝座,可又麻烦了。宁可交出总政委,不能交出总书记。” 话说1935年6月24日,毛泽东和军委纵队一起到达懋功县以北的两河口。 中央红军总政治部为了欢迎从茂县来的红4方面军主要领导人张国焘和举行两大红军主力会师大会,在距离两河口镇3里外通向虹桥山方向的抚边村一小块平地
书名:《总要有人说出真相——关于“饿死三千万”》
天灾?人祸?三年就真的饿死3000万?
据实说话,去伪存真,精准驳斥“饿死3000万”这个弥天大谎的第一书!
全面、客观统计和分析1959-1961三年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人数及原因,还原历史真相!
用简洁、科学的方法拆穿那些国内外所谓“权威专家”之流,是如何把非正常死亡人数奇迹般扩大10倍的!
第93章 “由于敌人的强大,我们不可能有固定的作战路线,大方 向在一个时期中是不变更的,然而大方向中的小方向,则 是随时可以变更的嘛。下一步,我们要开动两条腿走。走, 也是为了将来更好的打嘛。” 话说遵义战役结束后,蒋介石大发脾气,他在发给薛岳的电报中说:这是“国军追击以来的奇耻大辱。”“今后在前线作战,不论是追是堵,是攻是防,如不与
第88章 “我是长时间没有发言权哟,今天心血来潮,想说几句, 骨鲠在喉,不得不吐。” 话说中央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4道封锁线湘江,余部继续向西转移。 蒋介石看到他精心部署的第4道封锁线又被突破,立即重新调兵遣将,部署新的追堵计划。此时他最怕的是中央红军北上与红2、6军团会合,于是就把防堵中央红军北上作为兵力部署的重点,在红军去湘西地区这个方向上,摆放
第80章“官僚主义的领导方式,是任何革命工作都不应有的,经济建设工作同样来不得官僚主义。要把官僚主义方式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缸里去;因为没有一个同志喜欢它。”话说1933年初春,王观澜向毛泽东汇报了这样一个情况:他拿着草拟的《春耕运动指示》,到了叶坪乡政府,满怀热情地找几个乡干部征求意见,以便补充修改。出乎意料的是,连去几次,乡政府大门都紧锁着。有一次,他碰到了乡
第75章“闽南逼近厦门,当前,日寇的势力已到达厦门,我们进军闽南,对日寇侵略阴谋是一个打击。我军以实际行动贯彻我党抗日主张,无论是对国内、国外,都将产生极大的政治影响。”话说彭德怀原以为赣州城可以一鼓而下,却不料一打才知道赣州城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赣州城池坚固,不炸城墙,难以攻克。彭德怀把攻城的重点放在了东门。于是,城外要炸城墙,城内要护墙;城外彭德怀将炸药装
第71章“客观上帮助蒋介石打击两广,为蒋介石所大愿,并且要很快引起两广的对共行动,乃由我们一身遮断两广反蒋视线,使之集注于我们自己,必然要促进蒋粤妥协对共的过程,我们不应如此蠢。”话说蒋介石经过第2次围剿的失败,他才清楚地意识到共产党才是他真正的“心腹之患”。所以蒋介石在国民党内部新的争斗中,很快就对北方军阀实行妥协,对两广军阀采取守势,而集中主要精
第67章“这就叫做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围剿中的围剿,封锁中的封锁,防御中的进攻,劣势中的优势,弱者中的强者,不利中的有利,被动中的主动。”话说红军两天两次设伏,都未能打到谭道源师,红军中便有人发牢骚讲怪话了,说毛泽东是在“摆孔明阵”,部分指战员主张一鼓作气,强取源头,歼灭谭师。1930年12月27日晚,红军总部召开紧急军事会议,毛泽东针对部分领导人的急躁情绪,反复说
第49章“罗霄山脉中段的政权,必须坚持,绝不能放弃。现在的形势发展,对我们坚持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建设巩固的罗宵山脉中段政权,十分有利。如果此时离开边界去湘南,必然会被敌人各个击破。”话说毛泽东对于坚持在罗宵山脉中段建立红色政权,充满了信心,他深信这是对中国国情切实掌握的结果。但是,上面怎么看,是支持还是责难?他心中不免有几分不安。1928年6月16日,毛泽东分别致信湘
第45章“王次淳前天还在地里挑大粪,今天脚上还穿着草鞋,腿上还有泥巴,如今被选为县长。农民当县长,这是自古以来所没有的事。”话说在1928年1月中旬,以毛泽东为首的前委主持召开万安、遂川县委联席会议。万安县委负责人曾天宇、刘宝万,遂川县委负责人陈正人、王佐农等参加了联席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上分析了此时的斗争形势,再次强调建立地方各级党组织的重要性,要求在工农武装
第42章“这些绿林武装,只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用革命的理论加以武装,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建立工农武装组织,还是大有前程,大有希望的。”话说在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进入井冈山在茅坪安家之后不久,为了修理军械的需要,就抽调了几名战士,在宁冈茅坪的步云山白云寺里,因陋就简创办了一个小型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军事工业修械所。此时毛泽东更多地是考虑王佐的问题。他通
第38章“国民党旗子已成为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话说在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三教街41号“怡和新房”的酷热的一间阁楼里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这次会议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七会议”。“八七”会议原本是中共中央在7月28日通知的一次紧急召开的中央全会扩大会议,可是一直等到8月7日这一天,到会的中央委员们也仍
第33章“我们的革命还才开始,我的所爱、所交的朋友都是穿草鞋的人,要彻底消灭封建地主劣绅,打倒军阀,赶走帝国主义,还得20年,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决不回来见父老乡亲!”话说在1927年1月4日,毛泽东以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的身份,在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监察委员戴述人的陪同下,身着蓝布长衫,脚穿草鞋,手拿雨伞,风尘仆仆,开始了在湖南农村32天的实地考察。毛泽东这次主要考察了湘潭、湘
总 目 录再版前言第一版自序第一卷 横空出世 1893……1918.6 第二卷 倚天抽剑 1918.6 ……1927.8.5第三卷 战地黄花 1927.8.7……1935.10 第四卷 风流人物 1935.11……1945.8.14 第五卷 谁主沉浮 1945.8.14……1949.9第六卷 五洋捉鳖 1949.10.1……1953.第
他出版过被誉为“纪实版的《百年孤独》”的《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此书揭露了拉美大陆长期遭受不公正的暴政压迫的事实,被拉美各国独裁政府列为禁书,是加莱亚诺最有力的代表作。而他在流亡西班牙时写成的《火的记忆》,则成为他的创作生涯的又一个高峰。
对那些将历史看作是一部竞争史的人来讲,拉丁美洲的贫穷和落后就是其在竞争中失败的结果。我们失败了,别人胜利了。但实际上,只是因为我们失败了,他们才获胜。正如人们所说,拉丁美洲不发达的历史构成了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
我们的统治阶级始终被引入帝国主义权力的星座之中,他们毫无兴趣来调查一下爱国主义是否比卖国主义更有利可图,或者研究一下国际政策的惟一做法是否就是乞求他人。因为别无它法,国家主权被抵押出去了。寡头集团的种种借口是为了别有用心地将一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每一国家所谓的缺乏使命混淆起来。
世世代代以来,世界的三分之二是穷人,三分之一是富人,尽管这是一个令人羞耻的事实。穷国的权利是有限的,虽然这是那么不公平。整个帝国主义体系的力量是以局部必须不平等为基础。
难道一切都遭禁止,惟有袖手旁观吗?贫困并非是命中往定的,不发达也不是上帝的黑色旨意。现在是革命的年代,解放的年代。虽然实际上是大多数人日复一日蒙受耻辱的秩序,但总归是秩序,而安宁则是保持饥饿和不公正的安宁。维护目前现状的秩序便是维持罪恶。
“官场小说”最大的价值,恰恰在于它将一种主流价值以艺术的方式呈现了出来,让那些隐秘的“政治无意识”显影,在这个意义上,“官场小说”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精神症候,也为我们提供了时代的一种镜像,我们可以对镜中之像加以批评,但却无需归罪于镜子本身。这个镜中之像呈现的是一个“权力斗争”的世界,是由重重叠叠的权力关系构成的网络,只要进入其内在逻辑与机制,便很难挣脱出来,仿佛鲁迅笔下的“无物之阵”,或者“万难毁坏的铁屋子”。那么,面对这个新世纪的“铁屋子”,我们该如何突围呢?
说讴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金光大道》“没有认识价值,‘只是图解了一个误国殃民的政策’”,把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诬蔑为“整个中国的巨大灾难”,“请问这是抨击浩然还是抨击共产党、抨击社会主义制度?”
从格瓦拉后来的经历和著述中可以觉察到,青年时代的摩托之旅为革命事业做了铺垫。年轻的格瓦拉跨上摩托车,一路飞奔而去,远离有保障的优越生活,沿路了解到拉丁美洲大陆的民情。
旅行让格瓦拉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理想。摩托旅行的十年后,格瓦拉曾这样说:“我深信,我在这个世界上需要履行一桩使命,为了这桩使命,我必须牺牲家庭,必须牺牲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享乐,必须牺牲我个人的人身安全,也许还得献出我的生命。但是,这是我和人民达成的一个约定。而且,我真诚地认为,直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也不能脱离人民。”(1961年8月9日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