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时代观察

阳光工资和退休接轨:执政理念“改革”的一个“拐点”

宪之 · 2009-02-01 · 来源:乌有之乡
退休双轨制 收藏( 评论() 字体: / /

“阳光工资”和 “退休接轨”:执政理念“改革”的一个“拐点”  

   

这一轮 “阳光工资” 的改革操作,使人真感到匪夷所思。  

工资改革是大事,往年每次操作都是统筹兼顾慎之又慎,不同层次间、行业间、地区间,既不能平均主义,又不能违背社会主义原则扩大差距;财政支付能力,国家预算分配的合理等等,都要考虑周全。公务员与事业单位的工资,都由财政支付,工改如果说分批有步骤进行,还可理解。但掌握执政大权者只让 “阳光”照耀自己,几乎成倍翻翻,“忘却”了事业单位,直到下面闹起事来再予安抚补救——如此执政为民,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事到如今,依然未有统筹规划,被动应付,又是阳光只照义务教育,又是“绩效”——着实匪夷所思!  

教师工资不低于相应的公务员,教育法写得明明白白,教育法尚未修改,如此置法律于不顾,就这样“依法行政”?  

同样级别,就是因为部门不同,工资几差一倍——这能“和谐”吗?  

从“为人民服务”,到为先富“保驾护航”,再到首先“为自己服务”——尽管也属于“新社会阶层”——如此“深化”,这才有深圳海事局林嘉祥书记大人的豪言壮语:“你们这些人算个屁呀!”    

呜呼,无话可说。  

“阳光”也者,与铺天盖地的“不明来源收入”对举也——皇甫平有个“让性产业阳光化”的高论,如此理解“阳光”,可乎?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企业事业单位的退休接轨改革,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企业事业退休悬殊过大,是要改革,问题是怎样改法。  

说透了也简单,就是将事业单位拦腰一刀,砍去半截拉平了事。  

世间有着样“改革”的吗?  

一,接轨不能削高就低。  

一般说来,改革的原则应就高不就低,这样才能使大多数人享受到国家发展的好处。当然也不尽然,像马明哲式的年薪几百几千的高管阶层就该开刀,砍去他们大半截乃天经地义。老子云:“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补有余。”自从私有制产生以来,社会就是“一部分人先富”, 有了自觉的“保驾护航”,“人之道损不足以补有余”于今为甚,足愧前人。高官高官们福布斯得令全世界羡煞,千百万非权力部门职工退休金砍去一半,就是这样“和谐社会”?  

企事业双轨要改,很简单,只能从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着手。  

二,所谓“国家不堪重负”是一个伪命题。  

人民网有个贴文:《砍向事业单位的这一刀是割尾巴之举》,长期置顶,显然是为有司辩护的。  

该文谓: “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底,全国事业单位总计125万个,涉及教科文卫、农林水、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多个领域,工作人员超过3035万人,是国家公务员的4.3倍,占全国财政供养人数的近80%。另,1990年全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费总额仅为59.5亿元,目前已经远远超过千亿元,增加了20多倍。”  

结论是:“事业单位的存在已经让国家不堪重负”  

公务长官每年小车、吃喝和旅游开销近万亿,数以千万计的事业退休人员的“老有所”活命的区区千亿,怎么就“不堪重负”了呢?  

金融“接轨”猫腻动辄奉送洋人百千亿,哪里省一点,都够事业养老、企业提高的,都够医疗教育大大改变现状的。毛泽东主席历来主张为政尚大德,反对行小惠,执政改革不从这里着眼,指望靠“希望工程”,热中到矿难或灾区撒几滴眼泪,舍本逐末不是办法。  

工资增长与GDP增长不成比例,世界最低;资本高速暴发天文数字暴利与劳工血汗工资几十年原地踏步,举世罕见;不受约束的公款消费、最高的行政成本指数与全球排列倒数几名的教育和卫生投入……如此“中国特色”背景下,谈什么千亿养老“不堪重负”,也只好向执政宗旨中求解了。  

三,所谓事业单位“市场化”改革。  

人民网贴文谓:“事业单位是计划经济在人事体制领域留下的一条尾巴,这条尾巴继续留下来,不仅与市场经济的大格局不协调,而且会成为不小的麻烦和负担。” “事业单位要转为企业了,当然要按企业的规矩办,与企业看齐”。  

这“割尾巴”是砸“铁饭碗”的继续深化。  

一言以蔽之,改革就是把事业单位推向市场。  

该文作者虽然不是社会保障部的发言人,但从人民网的态度,从事业单位只调“义务教育” 也即小学初中的指导思想看,其改革理念是一致的。  

一个教育市场化和医疗市场化的改革,已经把中国折腾得够受了,不迷途知返亡羊补牢,难道还要进一步“折腾”么?  

说教育市场化祸国殃民并不为过,它是只知道钻钱眼的暴发户的治国“理念”  ,这杯苦酒中华民族是要慢慢品尝的。                               

高中大学工资财政不予考虑,等于说教育的产业化“改革”要继续和“深化”, 等于宣布他们也搞“承包”自己谋生自收自支,如此这般,将置国民教育、素质教育于何地?  

四,公务员为何不能“接轨” ?  

   

“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原来的管理职能收归政府机关,这样更有利于其服务职能和社会公益职能的发挥。”“再说后者,公务员当然和企业人员(包括与转为企业的事业单位人员)不同,公务员是直接为国家服务,他们的福利待遇、养老当然要由国家负担,这是天经地义的,放眼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如此。”  

   

“接轨”“国际惯例”云云,中国的官僚买办精英动辄拿来吓唬老百姓。百姓虽然无知,但起码也知道,中国执政为富豪“保驾护航”“超过民待遇”接轨早过了头,而血汗劳工的权利比如罢工权利,连印度乌干达都不能望尘,包身工和黑窑奴工接的是殷商古罗马和李中堂张之洞时代的“轨”——接轨并不对等! “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如此” “天经地义”,如此吓唬老百姓,大言欺人而没有一点羞耻感,中国精英也着实令人佩服。  

把一切推向市场,交由金钱支配,凡是财政负担的,除了官僚自己无限膨胀之外,其余一切都“甩包袱”——就是改革的大方向。教育医疗卫生的市场化,就是这一模式的产物。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把国家折腾得那样惨,但国民的社会福利也未像中国“砸三铁”“减员增效”“市场化”剥夺得这样惨。  

“阳光工资”和事业企业退休接轨,是否意味着执政理念改革的一个历史性的“拐点”?  

事关大局,还是理智点好。  

   

   

   

附:  

砍向事业单位的这一刀是割尾巴之举  

[ 我是下士 ] 于2009-01-22 21:45:17 上帖事业单位是计划经济在人事体制领域留下的一条尾巴,这条尾巴继续留下来,不仅与市场经济的大格局不协调,而且会成为不小的麻烦和负担。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底,全国事业单位总计125万个,涉及教科文卫、农林水、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多个领域,工作人员超过3035万人,是国家公务员的4.3倍,占全国财政供养人数的近80%。另,1990年全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费总额仅为59.5亿元,目前已经远远超过千亿元,增加了20多倍。可以说事业单位的存在已经让国家不堪重负,现在都了下决心割掉这个尾巴的时候了。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原来的管理职能收归政府机关,这样更有利于其服务职能和社会公益职能的发挥。

当然,割尾巴肯定会有一刀之痛,所以这个试点方案刚一披露就招致了很强的质疑:比如说“凭什么事业单位养老金要和企业看齐?”之类,还有一些网友再度把火引向公务员身上,说“公务员养老金为什么不一视同仁”等等。

牢骚和情绪可以理解,但这些说法跟本站不住脚。先说前一种,事业单位要转为企业了,当然要按企业的规矩办,与企业看齐;再说后者,公务员当然和企业人员(包括与转为企业的事业单位人员)不同,公务员是直接为国家服务,他们的福利待遇、养老当然要由国家负担,这是天经地义的,放眼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如此。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再说掩耳盗铃
  2. 湖北石锋|让“个人崇拜"论见鬼去吧!
  3. 评上海富二代用豪车扬我国威:豪车统治着富人和穷人
  4. 彭胜玉:公安部定性电诈存在严重问题,本质是恐怖组织有组织绑架贩卖囚禁中国人口,强烈建议移交中国军方解决
  5. 简评苏俄知识分子的厄运
  6. 东南亚的宿命
  7. “鲜衣怒马少年郎,谁人不识理塘王”
  8. 人民公社的废除和农村生育率下降
  9. 焦虑富人走了没有必要,走了天也塌不下来
  10. 把统一和特朗普吞并野心并列,是蠢还是坏?
  1.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5.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6.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7. 到底谁“封建”?
  8.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9.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10.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2.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3.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4.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5.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6.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7.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8. 我们还等什么?
  9.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4.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