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为“资金缺口”而延长退休年龄,是对社保政策的误读

田夜 · 2008-11-09 · 来源:乌有之乡
退休双轨制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为“资金缺口”而延长退休年龄,是对社保政策的误读

日前有专家提出,因资金缺口拟建议将退休年龄延长至65岁,招致强烈反对。如果从老龄化的角度出发,考虑延长退休年龄的问题,无可厚非。到了某个时候,“满城飘扬皆白发、全国尽是老疙瘩”,那么让我们这些老货撸撸袖子顶上去,没问题。可是从所谓的“基金缺口”的角度出发考虑这个问题,太财迷了。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1岁,专家的意图很直白:大家为社保基金一直贡献到65岁,然后大多数人仅享受6年养老待遇,如此,资金的缺口就弥补了,各位便不再是国家的负担了。

实际上,人民从来不是国家的负担,这个国家也一直是依靠人民的牺牲支撑的,这些待遇优厚、把国家折腾得污七八糟的专家,才是人民最沉重的负担!

应该说我国的经济很有特点,我国不是缺乏生产能力,而是发愁生产出来的大量东西没人买。不是因为大家已经吃饱了不消费,而是大家都没有钱消费,而改革以后,更是有钱也不敢消费。官方专家把这种现象命名为“内需不足”,这个命名也算得才华横溢了。

因此,促进消费、拉动内需,是我国当初着手搞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目的,当时的官方专家认为中国的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是因为人民缺乏保障,不敢花钱,于是提出了社会保障的概念。诊断很准确,对策很积极、意义很重大。

市场化以后,原来的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全方位的社会主义保障取消了,迫使人民不得不大量攒钱,以应对这些必然性或者偶然性的大额支出,这无疑就是储蓄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社会保障的目的就是解决人们这方面的后顾之忧,让人能够放心地把收入投入消费,敢花钱,以拉动和支持本国的生产,也拉动就业,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经济循环。

然而,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渠道是怎样解决的?各地的办法基本上都是“以支定收、略有结余”,就是收取在职职工的养老金、医保金,用来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和生病人员的医疗金。

这个办法并不合理,也不符合建设社保的初衷,因为,这只是把国民的主动储蓄变成了政府的强制储蓄,而社会保障的目的本来是降低储蓄率,你就是不强制储蓄,俺已经是太主动了。

因此目前的社会保障,国家实际上几乎没有任何投入,直到现在,各地政府社保基金仍有大量结余,就是说政府在社保方面不但没有负担,而且还赚了不少,上海挪用社保基金案就是因为这些大笔的结余让某些官员手痒难熬。

这次,官方专家之所以着急,是因为温家宝总理的新政让基金结余急剧减少,在不远的将来,政府就不能从社保业务赚钱了,将无法依靠基金负担已参保人员的社会福利,需要用财税“补贴”。

这份焦虑是没有道理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本来就应该是税收分配的主要渠道之一,政府收税的目的,不是象封建社会那样仅仅用来养活官员、用来幸福地腐败,而是为了进行二次分配,以便让货币流动更充分。

因此,社会保障是一项由国家财税负担的社会福利,而不是任何以赚钱为目的经营,而目前的社会保障,根本就没有使用税收,也根本谈不上税收意义上的社会福利,这样的社会保障,与其说是一项福利,不如说是借助国家的力量,拿走劳动者的劳动,去养活其他非劳动人员,所以缴费基数几乎总是高于实际收入,而缴费比例也逐年提高,现在的社保缴费已经超过了工资的一半以上。

如今的社会保障已经变成了社会负担,它不但不能促进消费,而且迫使人们的收入更加微薄,更加无力消费。

从保障的效果看,养老尤其是企业养老,早期基本上属于“吊命”式的,就是给你一点钱,让人能吃上饭,近几年,温家宝在养老方面比较积极,养老金分配幅度比较大,所以不少地方养老金甚至比普通工人的收入还要高一点,应该说保障水平还可以。如果没有孩子的话,退休职工、以及正常参保的职工基本上不必担心养老的问题了。

医保仍然不能令人满意,一般情况是小病不保(有起付线,低于某个额度不予报销),大病保一部分,这剩下的那部分仍然让人感到不安。住房就别提了,根本没有保障,好不容易来场“经济危机”,房价有回落的希望了,各地政府又“积极应对”,让人七上八下地。

如此社会保障的结果是,如果有小孩,你仍然需要攒钱,准备他的教育费用、结婚时买房的费用,即使没有小孩,也需要攒一点钱,应付一下大病小灾的。那些房奴就更不用说了,自己哭吧,想攒也没钱。

所以这个社会保障仍然有些名不副实,内需依旧萎靡不振。

原因就在于,有关人员、官方专家对社会保障的认识,仍然停留于“以支定收、略有结余”上,从不认为社会保障是公共财政理所应当的支出项目。于是他一算十年以后会“收不抵支”了,马上着急起来,要求延长退休年龄。目前说是到65岁,你干脆延长到100岁,政府就一分钱都不用“支出”了,还可以快乐地结余:“一万亿啊一万亿”!

这些专家确实有些太财迷了,不仅自己财迷,而且代表国家财迷。只要从老百姓那里扣出点钱来,立即死死地抱着数:“一万亿啊一万亿”!一点钱都不舍得分给老百姓,美其名曰“管好用好人民的钱”,管没管好先不说,至少人民是捞不着使用“人民的钱”了。

中国人都好面子,这些年确实有些“好”不起了,国际上中国的形象就是“太能赚钱了”,一万亿啊一万亿!活生生把个物欲横流的美国给赚穷了,其实俺们纯的中国人真的没有这么贪婪。专家们,请努力做到财迷而不外露,注意点形象吧!做为一个中国人,俺是真觉得抬不起头来了。

对于“人民”而言,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他们必须借助钱这个工具付出劳动、收获与分享成果。对于国家而言,钱只是一个数字、一种辅助流通的信用工具。对于腐败分子而言,这些不肯分配的钱,就是肥沃的土壤。

人民不是不喜欢消费,只是缺乏保障、缺乏安全感,不敢消费。我国也不是没有内需,只是人民的钱老是到不了人民手里,这内需实在是缺乏表达的道具啊!

请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踏踏实实做好社会保障工作,让人民敢于花钱、敢于享受,没有后顾之忧地快乐消费。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再说掩耳盗铃
  2. 湖北石锋|让“个人崇拜"论见鬼去吧!
  3. 评上海富二代用豪车扬我国威:豪车统治着富人和穷人
  4. 彭胜玉:公安部定性电诈存在严重问题,本质是恐怖组织有组织绑架贩卖囚禁中国人口,强烈建议移交中国军方解决
  5. 简评苏俄知识分子的厄运
  6. 东南亚的宿命
  7. “鲜衣怒马少年郎,谁人不识理塘王”
  8. 人民公社的废除和农村生育率下降
  9. 焦虑富人走了没有必要,走了天也塌不下来
  10. 胡锡进硬怼平原公子,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1.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5.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6.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7. 到底谁“封建”?
  8.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9.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10.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2.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3.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4.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5.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6.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7.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8. 我们还等什么?
  9.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10. 他不是群众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4.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