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足城外远,衣带满菊风。
长望云来去,一身皓月峰。
今有将毛主席与曹操比较者。我们且看曹操。他确实是一位性格多面、内心世界丰富又城府深沉的亦正亦邪枭雄人物。他能因为疑心吕伯一家磨刀害他而杀了吕氏一家。并首次道出他那句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在他一无所有甚或有牢狱之灾能因他统一天下之志而追随他的陈宫,从此跟他分道扬镳。他能因帮他治病要开他头颅却疑心杀害他而先夺老医圣华佗的性命。
但他又能毫无保留地赏识并珍惜绝对忠诚、以道义为上的关羽。久久怀念懂他知他的郭奉孝。甚至,他只需要一个低头就能原谅后来与他为敌、几要他性命的陈宫。他还能二十年笔耕不辍写兵书,创作出那么多抒发胸臆豪情,脍炙人口的诗章。
他还能百战不挠。始终乐观对待人生的起起落落。即使在绝境之处,也能看到生机。只要给他留下一口气,无论何时,都能东山再起。他既极度自尊,不能容一句“不过一介武夫”,又能仰头大笑,放开胸襟任他人嘲讽。既光明正大,胸怀天下,又奸诈多疑,凶狠狭窄。像这样复杂的人物,正邪参半,估计滚滚历史洪流也不会太多矣。
相比之下,毛主席那位老人家,实在慈悲太多。在“仁”方面,他几近圣人。最为人们诟病就是那最后十年,在这十年,他最大的遗憾,估计就是以一心为他的罗贺为筹码与林做了交易。除此之外,他几乎从未主动谋害过人。连王明,给他长达十几年精神压力和权力掣肘,他都能容忍,不动他一根毫毛。即使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王明都能中苏来去自如。连曾经差点取他性命欲成一把手的张国焘,叛变投蒋,他都能放行。其他人们看起来过分的行为,他睁只眼闭只眼,更多是为了维护他心目中的“道”:共产主义。
在这样信仰的牵引下,毛主席始终捍卫社会主义道路,朝向共产主义发展。然而,对于新中国来说,对于所有人,这是一条全新的道路,没有成功的经验借鉴,只能自己摸索。
其中之一问题,就是无法判断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的区别。无法确认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针对这些问题,伟人在1960年初,已经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并且明确指出必须划清这两种界线,肯定现阶段是社会主义,而人民公社是集体所有制,非全民所有制。同时,要从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利用商品生产和价值法则。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都是伟人最先提出来的。
我们看伟人曾经从理论上作的精辟论述。“我们没有宣布土地国有,而是宣布土地、种子、牲畜、大小农具社有,这一段时期内,只有经过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才能引导农民发展生产,进入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时期,应当利用商品生产来团结几亿农民。”
“在我国社会主义阶段,你不搞商品生产、商品交换,你就要剥夺农民。农民有三权:生产资料权,产品所有权,劳动权。你只要废除商品,实行调拨,就要剥夺农民这三权,现阶段应当利用商品生产,团结几亿农民。”
“只要存在两种公有制,商品生产就极其必要,极其有用。只要有商品生产,你没有人民币怎么行!”意思是,存在两种公有制,即是存在两种社会主体,这就需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进行商品的交易。
“商品生产是个经济法则问题。现在有些人,对于商品生产,价值法则的积极意义毫不估计,避而不谈,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极不严肃的态度。”这说明了,在伟人时代,并不是他老人家不提倡商品经济,而是另有其人。
“现在还必须利用商品生产和价值法则来积极地为社会主义服务。商品生产,不但资本主义社会有,封建社会有,奴隶社会也有嘛!为什么社会主义社会不能有商品生产呢?商品生产看它和哪个经济相联系就为哪个经济服务。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相联系,因此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服务的。这正是它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区别之所在。”
“人民公社的经济主要是自给经济的说法不对。公社要扩大社会交换,要尽量生产能和本地、本省、本国和世界交换的东西。公社不能‘小国寡民’,要搞多种经济作物,要搞工业,扩大生产可交换的产品。农业人口可以减少一半,就地搞到工业中去。为什么要5亿人口搞农业?农业和工业要有一个大的分工。”在伟人看来,农业与工业就是社会化分工,是实现交换,进而扩大生产,促进发展的前提。
“我们是为了消灭商品生产而发展商品生产,正如为了消灭专政而加强专政一样。……这样是否会导致资本主义?不会。”
也就是说,商品经济是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通过商品生产与交换,一方面产生利润,进一步促进发展,另一方面满足人们生活与发展的需求,实现社会功能;而价值法则是不同主体之间进行等价交换的基础,各取所需,达到供需平衡,避免无偿占有。
与此同时,伟人提出,既要利用价值法则,又要超越价值法则。他说:“价值规律作为计划工作的工具,这是好的,但是,不能把价值规律作为计划工作主要根据。我们搞大跃进,就不是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来搞的,而是根据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根据我国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来搞的。”
“如果单从价值规律的观点来看我们的大跃进,就必然得出‘得不偿失’的结论,就必然把去年大办钢铁说成是无效劳动、土钢质量低、国家补贴多、经济效果差,等等。从局部、短期看,大办钢铁好像是吃了亏,但是从整体,长还来看,这是非常值得的。因为经过大办钢铁的运动,把我国整个经济建设的局面打开了,在全国建立了很多新的钢铁基地和其他工业的基地。这样就使我们有可能大大加快建设速度。”
也就是说,通过大跃进,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即是主动创造需求,作为原动力,激发全民建设。大跃进的主要作用,在于创造需求,打开局面,拉动全民建设积极性,提升国家建设的速度和规模。这是伟人对大跃进发起的初衷与定性。
而在物质价值之外,还有更高的原则。他说:“物质利益是一个重要原则,但总不是唯一的原则,总还有另外的原则,教科书中不是也常说“精神鼓励”原则吗?同时,物质利益也不能单讲个人利益、暂时利益、局部利盖,还应当讲集体利益、长远利益、全局利益,应当讲个人利道服从集体利益,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的发展。
伟人说,“要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应当强调艰苦奋斗,强调扩大再生产,强调共产主义前途、远景,要用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人民。”
也即是,在毛主席时代,社会主义利用商品经济,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至今仍有启示意义。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