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共产党人

郝贵生 | 恩格斯是与工农相结合的典范和楷模 ——纪念恩格斯诞辰205周年

郝贵生 · 2025-11-22 · 来源:作者投稿
字体: / /
恩格斯青年时期这段经历再次证明了毛主席反反复复强调的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必要性和伟大意义。

“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思想一般都认为是毛主席延安时期写的《青年运动的方向》等文中提出来的。笔者在校期间,系统讲授过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笔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提出“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概念,但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成长经历看,其实他们就是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过程。没有这个实践和过程,他们不可能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奋斗终身,创立马克思主义,成为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马克思自己多次说过,导致他的世界观、历史观发生根本转变的原因就是他1842年在《莱茵报》期间,深入农民之中发现官员和农民对政府颁布的《林木盗窃法》有截然不同的态度。他通过对事实的调查研究坚定地站在贫苦农民立场上,并深究其内在的理论根源,创立了唯物史观。之后,他在巴黎、布鲁塞尔、英国期间也经常深入工人群众中,搜集大量工人阶级生活和斗争的感性材料,为他和恩格斯写作《共产党宣言》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今年11月28日是恩格斯诞辰205周年,为纪念恩格斯,本文着重揭示恩格斯如何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过程。

一、恩格斯青少年的学习及经历

恩格斯1820年出生于德国莱茵省的一个纺织工厂主的典型的资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在为他出生而举办的酒会上说,希望他的头生儿子将来成为乌培河谷的一个“名副其实的老板、干练的厂主、商界的雄狮”。然而恩格斯最终背离了他的家庭,走到了反对他的父亲在内的整个资产阶级和剥削制度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上来,并成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和马克思主义学说创始人之一。究竟什么原因呢?

恩格斯青少年时期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影响和教育。一方面是他父亲就用宗教虔诚主义的思想严格管教他。另一方面,还受到来自喜好音乐和文学的母亲和外祖父的熏陶和人文主义教育。特别是外祖父经常给他讲优美动听的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人物,使恩格斯逐步滋长了自由主义倾向和对知识的如饥似渴的需求。同时对父亲的严格管教也萌发了叛逆心理。对恩格斯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周围的社会环境。他每天上下学的路上,经常看到一群群工人从草棚、马厩和楼道里爬出来,拖着沉重的步子向烟灰弥漫的工厂、码头走去,起早贪黑地干活;看到一大群衣衫褴楼的孩子也同成年人一样,每天干十二、三小时的活,而工资只有成人的一半;看到三五成群的孩子流落街头,围在垃圾堆旁捡破烂。此时恩格斯总是投去同情的目光,有时还走到他们身边,把自己微薄的积蓄分给他们。这表明恩格斯的感情和立足点已经开始向贫苦群众方面转移。

恩格斯中学时经常阅读历史等人文方面的书籍。他的父亲已经察觉到他的儿子“思想动摇”和叛逆精神,于1837 年9月令其辍学经商。他在经商的同时,利用全部业余时间阅读书报杂志,研究文学作品和哲学,特别是接触了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他还经常给自由主义的报刊撰稿。特别是 1839 年4 月发表在《德意志电讯 》上的《乌培河谷来信》一文以极其鲜明的笔调展示了乌培河谷地区乌烟瘴气的社会风貌,描述了虔诚派教士的迷信活动和他们的专横、贪婪、伪善和愚蠢的嘴脸,同时以大量的笔墨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乌培河谷地区工人的悲惨苦难的生活,辛辣地鞭挞了口念圣经的工厂主的卑鄙灵魂。这是恩格斯的第一篇政论文。这不仅进一步表明了恩格斯爱憎分明的立场,而且说明他已经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开始站在革命民主主义和工人的立场上投身到反对剥削制度的斗争中去。

1841年9月,恩格斯到柏林服兵役,他利用业余时间到柏林大学学习哲学。他以一个旁听生的名义经常听教授讲授哲学、文学等课程。其中一个叫作马尔海奈凯的教授及其哲学讲座引起了恩格斯的特别注意,他曾经在《一个旁听生的日记》高度赞扬了这位教授的讲课方式及其内容。当时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主要代表人物谢林还活跃在课堂上。他在课堂上大骂和批判黑格尔哲学。恩格斯决定对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攻击给予回击。他写了《谢林论黑格尔》文章和《谢林的启示》《谢林——基督教哲学家》两条小册子公开发表,旗帜鲜明地站出来维护黑格尔哲学的进步性,捍卫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同时也指出了黑格尔哲学的不彻底性和内在矛盾。恩格斯的哲学文章和小册子在德国思想文化界引起极大震动。许多青年黑格尔派重要成员不知恩格斯的具体情况,单凭文章的内容和水平,还认为恩格斯是一名“哲学博士”呢。1841年春夏之交,恩格斯由=也认真阅读了德国另一个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的《论基督教的本质》一书,使他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虽然恩格斯没有如马克思那样,上正规大学,拿博士学位,但完全通过自学道路,也成为一名学识渊博的典型的青年知识分子。

二、对曼彻斯特工人生活和斗争的调查研究

1842 年 11 月,恩格斯再次由于父亲的逼迫,来到英国曼彻斯特经商。英国当时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典型城市,曼彻斯特又是英国发达的城市之一。恩格斯的父亲是这个城市一家规模较大的纺织厂的股东。作为这个工厂的股东和代理人,恩格斯一到曼彻斯特就收到许多请柬,多少人盼望与他结交,多少富家小姐盼望得到他的青睐。但恩格斯全部拒绝了。他换上了便装,离开灯红酒绿的闹市区,去考察曼彻斯特的工人住宅区。他看到工人的住宅区的街道有狭窄有弯曲,房屋又肮脏又破旧。有的工厂周围充满了动物腐烂的臭气,污水流到一条小河中,使之成为一条黝黑的发臭的小河,臭气泡不断地从河底冒出来。一个叫爱尔兰的住宅区住着4000多个爱尔兰人。小宅在都很破旧、肮脏,小的不能再小。街道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也没有污水沟,到处都是死水洼,死水洼之间一堆堆垃圾、废弃物和令人作呕的脏东西。妇女和孩子们到处走来走去,穿的破破烂烂。他们室内的生活环境也好不了多少。更是用了20个月走遍了曼彻斯特的大街小巷,了解了35万工人的住宅状况,根本找不到清洁舒适的房间。

恩格斯参观过许多纺织厂、纺麻厂,生产条件非常恶劣。工人意见非常大。正如一位工厂主对工人们说“你们不愿意在我的油锅里受煎熬,那你们可以到火里散步。”这些工厂的许多工人经常吐血、呼吸困难、胸部作疼、咳嗽,严重的发展为肺结核。除了这些疾病外,工人还会成为残废。在曼彻斯特可以看到大批的残废者,这个人缺一只或半只胳膊,另一个人缺一只脚,第三个人少半条腿,“简直就像生活在一批从战争中归来的残废者里面。”根据曼彻斯特医院的统计,1843年就发生因机器受伤或致残的事件2426件,其中最惨不忍睹的是奥尔丹一青年女工被传动皮带卷住转了五十转,死后没有一根骨头是完整的。

发生因工致伤事件后,工厂主们最多只付医疗费,在治疗期间很少有照付工资的。那些失去工作能力的工人以后如何生活,资本家们是不愿意,也不会去考虑的。

资产阶级对于工人阶级生活状况和态度,充分反映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性。有一次,恩格斯和一个资本家在曼彻斯特大街上走,和他谈到工人区的恶劣的不合卫生的建筑体系,谈到这些地区可怕的居住条件,恩格斯说:“我还没有看到过比曼彻斯特建筑得更坏的城市。”那个资本家静静地听完这一切,在走到拐角处与恩格斯告别时说了一句:“但是在这里的确可以赚很多钱。再见,先生!”

恩格斯对这个以自由、平等、博爱、自诩,但却只关心自己钱袋的阶级表示了极大的蔑视,他说:“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阶级像英国资产阶级那样堕落,那样自私自利到不可救药的地步,那样腐朽,那样无力再前进一步……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除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也不知道还有别的痛苦是不赚钱的都是蠢事,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恩格斯还经常参加工人的集会和活动,把自己置身于英国工人运动中。他刚到英国时,正赶上100多万工人大罢工的高潮刚完,工人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给恩格斯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1843年5月,他亲眼目睹了一个制砖厂工人同资本家之间的激烈斗争。恩格斯参加工人集会时,常常津津有味地听完工人的讲演,留下来与工人不分男女、老少和身份一起吃便餐。晚上,欣赏工人合唱队在乐队伴奏下高唱关于共产主义的歌曲。有时则与工人一起翩翩起舞。可以说,恩格斯同工人们在一起的时间要比同本来属于他的一个阶级的资本家在一起的时间要长得多。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欧门的曾孙谈到他家对恩格斯在英国时的看法时说,“他并不是竭尽全力地在公司干活,而是把大部分时间用来参加政治集会和研究曼彻斯特的情况。”

曼彻斯特是英国宪章运动的中心。1843年秋,恩格斯深入了解宪章运动的情况,总结英国工人的斗争经验。恩格斯与宪章派机关报《北极星报》领导人朱利安·哈尼建立了联系。半个世纪后,哈尼在谈到恩格斯第一次访问编辑部的情说:“1843年的时候,恩格斯从布莱得福德来到《北极星报》编辑部去找过我。他个子很高,少年英俊,长着一副年轻乎像孩子一样的面孔。虽然他出身和受教育都在德国,但已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他对我说他常常读《北极星报》,对宪章运动非常关心。”恩格斯与哈尼结识后很快就建立起保持终生的友谊。

恩格斯与曼彻斯特宪章派的著名领袖詹姆斯·李奇也有很多的交往。李奇是宪章派四人执行委员会委员,是一个纯朴、才智和有阶级觉悟的工人,他曾在不同的部门中做工。一个色的组织家和能言善辩的宣传家。在公开集会上,李奇与资产阶级政党头面人物辩论时,总是把对手驳得哑口无言,令其地自容。恩格斯对这个革命工人很有好感,称赞他是一个诚实、可靠而且能干的人,是自己的挚友。李奇在1844年写的小册子《一位曼彻斯特工人所揭露的关于工厂的无可否认的事》,得到了恩格斯的高度评价,恩格斯后来在他写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大量地引用了这本小册子中的材料。

恩格斯还同一些社会主义者,特别是英国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欧文的门徒建立了联系,并熟悉了欧文主义者的活动情况,定期参加他们的集会和活动。恩格斯在1843年5月给苏黎世的进步杂志《瑞士共和主义者》写的文章《伦敦来信》中,高度肯定了宪章运动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他指出:“从工人群众中,从无产者当中汲取自己力量的宪章派正在获得巨大的成功。”人民宪章联合会“在工人群众中的影响日益增长,它现在已经成为各种资产阶级政治团体的强有力的对手了。对英国的社会主义者,恩格斯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他们“为教育英国劳动阶级做了很多事情”。特别是在英国工人中间宣传了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思想。

恩格斯这次对英国工人生活和斗争考察活动有这样几特点:第一是自觉性,第二是全面性,第三是广泛深入性。如他自己所说:“我有机会在21 个月内从亲身的观察和亲身的交往中直接研究了英国的无产阶级,研究了他们的要求、他们的痛苦和快乐,同时又以必要的可靠的材料补充了自己的观察。这本书里所叙述的,都是我看到、听到和读到的。”“我曾经在你们当中生活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对你们的状况有足够的了解。”马克思对恩格斯的调查给予极高的评价,他说:“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精神了解得多么深刻”“他对工人阶级状况的详细入微的描写多么令人惊叹。”恩格斯1844年8月离开英国回到德国之后,就把他在英国21个月的经历和调查研究写成了一本书《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调查》。列宁评价这本书是“一部写得很动人、充满了关于英国无产阶级穷苦状况的最确实最惊人的情景的著作”“它是对现代无产阶级状况的最好的描述。的确,不论在1845年以前或以后,都没有出现过一本书把工人阶级的穷苦状况描述得这么鲜明、逼真。”。恩格斯谈到自己的这段经历在《致大不列颠工人阶级》的一封信中说:“我愿意在你们的住宅中看到你们,观察你们的日常生活,同你们谈谈你们的状况和你们的疾苦,亲眼看看你们为反抗你们的压迫者的社会的和政治的统治而进行的斗争。我是这样做了。我抛弃了社交活动和宴会,抛弃了资产阶级的葡萄牙红葡萄酒和香槟酒,把自己的空闲时间几乎都用来和普通的工人交往;对此我感到高兴和骄傲。高兴的是这样一来我在获得实际生活知识的过程中有成效地度过了许多时间,否则这些时间也只是在客厅里的闲谈和讨厌的礼节中消磨掉;骄傲的是这样一来我就有机会为这个受压迫受诽谤的阶级做一件应该做的事情,这些人尽管有种种缺点并且处于重重不利的地位,但仍然引起每个人的尊敬,也许只有英国的锚诛比较的商人才是例外;还值得骄傲的是这样一来我就能保护英国人民,使他们不致日益受人鄙视。”恩格斯的这段话正是他走与工人相结合道路时期的感情和立足点、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真实写照和集中体现。表明他彻底背叛了他的剥削阶级家庭。开始走上为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的一条崭新之路。同时他调查研究的大量感性材料和工人阶级的斗争史许多都被收集在《共产党宣言》中。

三、《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杰出贡献。

恩格斯这段与工农相结合的经历不仅使他的阶级感情和立足点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同时他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正如毛主席所述,对感性事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提出、揭示和阐发了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的许多基本原理。

1、自觉运用辩证法思想认识事物的本质

恩格斯1839年研读黑格尔哲学后,其辩证思想在恩格斯的脑海中打上深刻的烙印。他写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处处体现其辩证的思维方法,因而使他能够从哲学理论的高度上把握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他主要运用的方法有历史发展的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等。这里着重介绍他的矛盾分析的方法。

恩格斯特别善于从工人的普通生活、工作、斗争中去发现他们身上的许多闪光点和积极因素,充分肯定他们的勤学向上、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行为。以1842 年宪章派领导的曼彻斯特大罢工为例。恩格斯认为,“罢工是不可缺少的。在罢工中表现了英国人的独特的勇敢”,“顽强的、不可战胜的英雄气概”,“镇静的坚忍精神” , “经受上百次考验的不可动摇的决心”。“显示出自己性格的最值得尊敬的一面” , 工人阶级是“能够摧毁整个资产阶级的力量的” 但正如任何事物内部包含着矛盾一样,作为刚刚登上政治历史舞台的无产阶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弱点和问题:一是斗争缺乏目的性。二是斗争缺乏自觉性。三是斗争缺乏组织性。 通过对这次罢工起义失败的原因分析,恩格斯认为,工人运动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必须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胜利。

2、发现物质利益的最终决定作用的观点

旧唯物主义哲学家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 在历史观上,则主要停留在人们动机的善恶观念的考察上,而从来没有探究“动机背后隐藏着的又是什么样的动力?在行动者的头脑中以这些动机的形式出现的历史原因又是什么?” 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历史哲学,认为历史人物的表面动机和真实动机都不是历史事变的最终原因,认为这些动机后面还有应当加以探究的别的动力。但是他不从历史本身中反而从历史之外的绝对精神中去寻找。恩格斯正是逐步抛弃了旧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研究动机问题上的唯心主义方法,从物质利益方面揭示了无产阶级阶级斗争和主体作用的内在根源。

恩格斯来英国通过调查发现了现实的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严酷的阶级斗争现实,促使恩格斯不得不承认,“在英国,至少在正在争统治权的政党中间,在辉格党和托利党中间,是从来没有过原则斗争的;它们中间只有物质利益的冲突。” 托利党代表土地贵族的利益,辉格党代表工厂主和商人的利益,而宪章派则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恩格斯以当时围绕谷物法的争论,揭示了物质利益是各阶级之间斗争的主要内容。恩格斯这种物质利益观的确立,实际上也是发现了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成为他分析认识工人阶级之所以能够进行反抗斗争的内在的物质原因。他在《国内危机》一文的结尾中做出这样的结论,无产阶级“革命在英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正像英国发生的一切事件一样,这个革命的开始和进行将是为了利益,而不是为了原则,只有利益能够发展成为原则,这就是说,革命将不是政治革命,而是社会革命。” 他还说:“这几百万穷困不堪的人,他们昨天挣得的今天就吃光,他们用自己的发明和自己的劳动创造了英国的伟大,他们一天夜地更加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一天天地更加迫切要求取得社会财源中的自己的一份” 。而英国资产阶级却不正视工人的贫穷状况,羞于向全世界暴露英国的这个脓疮,对有关工人的一切总是一无所知,因此也就产生了“整个工人阶级对富有者的极大的愤怒, 这种愤怒经过不长的时间就会爆发为革命”

3、发现无产阶级主体作用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以往的历史观都是唯心主义,一个重要的本性就是竭力夸大少数英雄人物和权力者的历史作用,完全否定普通群众尤其否定受剥削压迫的工人的历史作用。恩格斯正是在对英国工人阶级调查研究基础上,发现了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才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思想。

首先,恩格斯首先把人看作能够生产劳动的人。正是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广大工人群众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英国工人阶级正是“用自己的发明和自己的劳动创造了英国的伟大”。其次,恩格斯把人看作具体、历史、阶级的人,把工人阶级看作与资产阶级完全不同的人。资产阶级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赚钱,除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也不知道还有别的痛苦。资产阶级把别人仅仅看作一种增值资本和财产的工具,把工人只是看作可以在市场上买卖的工具。而“工人阶级比起资产阶级,说的是另一套习惯语有另一套思想和观念,另一套习俗和道德观念,另一种宗教和道德观念。”再次,恩格斯高度评价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意识。恩格斯认为,工人阶级受剥削压迫的经济政治地位,迫使他们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工人要拯救自己,只有“起来反抗那个如此无情地剥削他、然后又听凭命运去摆布他并想使他永远处于这种非人地位的阶级”。而放弃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乖乖地让人把挽扼套在脖子上,只想把挽扼下的生活弄得比较过得去一些,而不想摆脱这个挽扼”。“温驯地屈服于自己的命运,老老实实,随波逐流,不关心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帮助资产阶级把束缚工人阶级的锁链锻得更结实”, 或者“成了命运的玩物, ……过一天算一天,酗酒,追女人。”这几种情况下,在恩格斯看来,“那他们就真的变成牲口了”。

列宁高度评价恩格斯对工人阶级创造历史作用思想认识。他说:“在恩格斯以前有很多人描写过无产阶级的痛苦,并且一再提到必须帮助无产阶级。恩格斯第一个指出,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正是它所处的那种低贱的经济地位,无可遏止地推动它前进,迫使它去争取本身的最终解放。而战斗中的无产阶级是能够自己帮助自己的。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必然会使工人认识到,除了社会主义,他们没有别的出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只有成为工人阶级的政治斗争的目标时,才会成为一种力量。这就是恩格斯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的基本思想。”

恩格斯这些思想的阐发为他之后与马克思合作共同创立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共产党宣言》的写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恩格斯青年时期这段经历再次证明了毛主席反反复复强调的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必要性和伟大意义。今天中国的新老知识分子仍然需要坚定不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本主义复辟,为实现中国共产党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初心、使命而奋斗终身。

2025年11月22日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王卧龙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丢掉毛泽东思想,共产党国民党化,才会引来日本侵犯!
  2. 学生荒,提前三年到来?
  3. 小丑的叫嚣终将消散! 毛主席思想将如同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4. 就业形势现在到底有多严峻
  5. 李甲才:浅析统台不大的事被演绎成难缠问题之见
  6. 张志坤:武装干涉中国统一的“新八国联军”渐露狰狞
  7. 毛主席罕见谈话公开:把功夫下在“治官”上,而不是“治民”!
  8. 关于中日矛盾与阶级矛盾关系的再思考:回应同志们的关切
  9. 严厉打击“精日派”是目前意识形态工作的当务之急之一!
  10. 工资入市,摊牌明抢
  1. 医院倒闭潮开始了
  2. 元龙:丢掉毛泽东思想,共产党国民党化,才会引来日本侵犯!
  3. 关于耿、黄集团和九十一人大字报事件的历史考察
  4. 谁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5. 分田单干的恶果与实事求是
  6. 【!】娼妓业的存在状况是阶级剥削程度的指示器
  7. 人民群众开始进入“觉醒时代”,让哪些人惊恐万状?
  8. 负债狂欢:7.36亿人被“精致”绑架的还债游戏……
  9. 吴铭:金融,只会祸乱,不会造福
  10. 骗子怎么成了首席科学家,大学通报不能语焉不详 | 新京报快评
  1. 吴铭:李教授,未战先怯,可不是好事
  2. 井冈山观心 | 姚文元的一篇文章是否准确地预言了苏修与越修的资本主义复辟?
  3. 是与非:吵了几十年,有些事该说清楚了!
  4. 李银桥晚年,谈及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有些话我再不说就没人知道
  5. 倘若没有毛泽东,中国将向何处去?—— 一个革命者的历史沉思
  6. 令人“窒息”的聊天!
  7. 郝贵生 | “不要独尊马术”说明了什么?
  8. 吴铭:李教授们已经丧失了对中国经济的发言权
  9. 争鸣:刘道玉的真实遗产
  10. 吴铭:就金融问题就教于李先生
  1. 生死与共
  2. 医院倒闭潮开始了
  3. 元龙:丢掉毛泽东思想,共产党国民党化,才会引来日本侵犯!
  4. 日本正在恐惧
  5. 工作在高处,生活在底层——工地农民工的吃喝拉撒睡
  6. “疫苗门”事件背后的权力之殇:深挖合肥三十八中事件的深层逻辑与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