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三农关注

农村的“第一产业”:摆酒席

茴香豆a · 2025-11-05 · 来源:小小的治愈公众号
字体: / /

每年秋天刚过,临近年末,农村的红白喜事又多了起来。

从早晨的鞭炮声到傍晚的锣鼓响,一天能听见好几场。炊烟一股接一股地升上天,香得人嘴馋,也馋得人心紧。

因为那股香味,往往意味着——又要随礼了。

在农村,酒席就像一场接一场的仪式。

孩子结婚、老人过寿、盖了新房、考上大学,甚至只是搬了个新坟,都得摆几桌。桌上鸡鸭鱼肉齐全,烟得好、酒得烈,鞭炮得连放三挂,灯光得照亮半个村。

摆得越大,越显得“有面子”;

请的人越多,越显得“讲究”。

可热闹过后,账本上就多了一串数字。

这几年,农村人请客的理由越来越多,口袋却越来越空。

酒席从最初的“情份”变成了“算计”。

你来吃我的,我下次也得去吃你的。你随了两百,我得回三百;你包了红包,我还得加烟酒。

就像谁都在一张无形的网里,谁都想挣脱,可又怕别人说“不懂人情”。

村里人常说:“酒席吃的是情分。”

可到最后,吃的是压力,喝的是面子。

我见过这样的场景:

有人家的儿子结婚,硬是借了几万块钱来办席。

桌上铺满十几道菜,肉香四溢,烟酒摆得像婚宴礼台。人走后,地上一片狼藉,他站在院子里笑着说:“还好,算没丢人。”

可是笑声过后,是一年都不敢买新衣的窘迫。

表面上谁家风光热闹,其实多数人都是硬着头皮撑面子、打肿脸充胖子。有人为摆酒借钱,有人为随礼发愁。

还有那种一连几天请酒的村。

今天这家搬新房,明天那家小孩满月,后天是老人七十寿。村里人都被请了个遍,人人都说“吃不消”,可请帖来了,谁都不敢不去。

去,是人情;不去,是得罪。

就这样,一桌接一桌,一年接一年。

有的老人说:“现在的席,比田里的草还多。”

很多人嘴上骂“吃席太多”,但轮到自己家办,又怕被人笑“没排面”,于是还得照办。久而久之,这就变成了一种集体的面子绑架。

其实谁都知道,这样不好。

浪费大,压力重,感情淡。

但在农村,人情比天大,面子比饭香。

你若不办,别人会说你抠;你若办得简单,又被笑寒酸。大家都在互相较劲,却也都被这面子压着喘不过气。

以前的乡村,是靠集体、靠劳动连在一起的。

种田、插秧、修路、盖房,邻里之间互相帮忙,那叫“做事”。

现在没了“集体事”,人们只能靠“吃席”来维系关系。

酒席成了唯一能让人聚在一起的理由。

可惜,这样的聚,是暂时的;

一桌酒席散去,大家又各回各家,谁也不见谁。

有时候我想,这真是种奇怪的热闹。

锣鼓声越响,心里的空越大。

一个个饭碗碰在一起的声音里,藏着的是无奈、攀比,还有深深的疲惫。

在这样的村子里,你若真不想办酒席,会被当成“异类”;

你若真想破了这风气,反倒没人敢第一个跟。

这就是“人情债”的厉害之处:

它不是法律,不是规定,却比什么都牢。

有人说,农村的酒席是传统,是文化。

但我总觉得,那时候的“礼”,是一碗热饭、一句情分;

如今的“礼”,是一张账单、一场攀比。

温情被算计取代,互助被面子吞没。

人们嘴上说“酒是情”,可杯子一碰,倒出的却是压力。

人情变成了带金额的“礼金”,互助关系变成了互相算账。随礼成了社会关系的硬通货,酒席变成了“收礼的机会”。一个村子里,谁家一年不摆几场酒,反倒被说“没交际”。

也许哪天,当最后一场酒席散去,鞭炮不再响,地上那堆烟蒂和一次性碗筷被风吹散,村口的路口只剩几声鸡叫~~~

人们才会慢慢意识到,原来我们吃的不是酒席,是自己那一点点的体面。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吴继东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为什么越南是修正主义?
  2. 惊心动魄的粮食间谍案!
  3. 没有乌粉,只有恨国贼!
  4. 普遍真理为什么有片面性——谈“发展是硬道理”
  5. 银行利润暴增,老百姓却钱包干瘪,背后是一场无声的财富转移
  6. 从“误解”到“志愿”:我为什么不可能“唱反调”? ——致所有指控我为“境外势力”的人
  7. 我也来谈谈这个“全民接种HPV疫苗”的事儿——谨防温柔陷阱下的集体麻木
  8. 陈国洲:卖国行径,罄竹难书——蒋介石抗战前后卖国罪行实录
  9. 全球中产大败局?
  10. 洪学智被判有期徒刑8个月后,毛主席亲去探监:你还有什么要求?
  1. 李银桥晚年,谈及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有些话我再不说就没人知道
  2. 是与非:吵了几十年,有些事该说清楚了!
  3. 吴铭:就金融问题就教于李先生
  4. 伯明登:警惕"一切资源资产化、证券化、杠杆化"隐藏的休克疗法式陷阱
  5. 德纳 | 农夫山泉事件后续:HPV宫颈疫苗背后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6. 彭胜玉:全民族满13岁女性注射HPV存在整个民族遗传被改造的重大风险,不能因小失大,这个风险不能冒不值得冒
  7. 金灿荣:为什么今年的对美斗争策略和之前不一样了?
  8. 欧洲金靴:《澎湖海战》,并不符合「新中国价值观」
  9. 终章:我最后的忧思
  10. 小岗村不是单干
  1. 吴铭:李教授,未战先怯,可不是好事
  2. “孔家店”的“总设计师”:为何说“批孔”是毛泽东思想的必然逻辑?
  3. 他们说毛主席“发动运动害了国家”,可是谁救过这个国家?
  4. 井冈山观心 | 姚文元的一篇文章是否准确地预言了苏修与越修的资本主义复辟?
  5. 李银桥晚年,谈及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有些话我再不说就没人知道
  6. 倘若没有毛泽东,中国将向何处去?—— 一个革命者的历史沉思
  7. 中国社会各牛鬼蛇神的分析
  8. 物理学之外,我们在致敬杨振宁什么?
  9. 1988年,杨振宁痛批那部纪录片
  10. 回顾中国人民与顾委会的几场斗争
  1. 李银桥晚年,谈及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有些话我再不说就没人知道
  2. 几道数学题
  3. 是与非:吵了几十年,有些事该说清楚了!
  4. 小岗村不是单干
  5. Ksliu肖志夫:特朗普称与中国领导人会晤取得“12分”“巨大成功”
  6. 德纳 | 农夫山泉事件后续:HPV宫颈疫苗背后你所不知道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