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当“福建舰”入列的那一刻,我们该感谢谁

2025年11月5日,这一天必将载入共和国的史册。
东海之滨,某军港,人潮涌动,红旗招展。当那艘舷号为“18”的钢铁巨舰,在雄壮的国歌声中缓缓驶来,当“福建舰”三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当五星红旗在它高耸的舰岛上空猎猎飘扬时,整个海岸线都沸腾了!
欢呼声、汽笛声、战机的呼啸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曲属于这个时代的英雄交响。无数人热泪盈眶,握紧了拳头。这是怎样的自豪?这是怎样的热血?这是压抑了百年的民族夙愿,在今天,化作了这艘8万吨级巨舰的赫赫龙威!
我们为这划时代的电磁弹射而惊叹,为这完全自主设计的巍峨舰体而骄傲。然而,在这股汹涌澎湃的民族激情中,当我们擦去激动的泪水,我们是否更应该冷静地、深刻地问一句:
我们,为什么能走到今天?
我们凭什么,能在这短短七十余载,从一个连铁钉都要进口的“东亚病夫”,一跃成为能独立建造世界上最复杂、最尖端武器装备的工业强国?
这绝非什么天降的“奇迹”。如果历史有答案,那它一定镌刻在福建舰的每一寸钢铁龙骨里。
答案就是:没有毛泽东同志在共和国成立之初,为我们奠定的那条“自信、自立、自强”的根本路线,就没有今天能独立造出世界级航母的中国!
福建舰的入列,不是一个孤立的技术突破,它是几代人信仰与汗水的结晶;它的钢铁骨骼里,奔流着、激荡着的,正是毛泽东思想那永不熄灭的、属于人民的炽热血液!
一、奠基:毛主席时代播下的“自立更生”火种
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那个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年代。
新中国刚刚成立,面对的是西方列强的全面封锁和“核讹诈”。他们断言,离开了西方的“恩赐”,这个新生的红色政权连一台拖拉机都造不出来。
然而,毛泽东同志,这位伟大的战略家,面对千钧重压,给出了最响亮的回答:“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这是一种怎样的魄力与自信!
正是在这种自信的指引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八个大字,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成为了一个新生国家的立国之策,成为了亿万人民的行动指南。
于是,我们看到了人类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工业化史诗:
在戈壁滩上,我们的科学家们隐姓埋名,用算盘打出了原子弹的精密数据;在青海的草原上,我们依靠简陋的设备,成功引爆了第一颗氢弹;在酒泉的发射架上,“东方红一号”那清脆的乐曲,划破长空,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来了!
这就是“两弹一星”精神。今天,我们回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那些成就的根本,不是我们有多少钱,也不是我们引进了多少技术。在那个被全面封锁的年代,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唯一拥有的,就是正确的思想路线,就是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被彻底发动起来的人民群众的无穷创造力!
是“独立自主”的信念,让我们敢于向世界科技的巅峰发起冲击;是“人民战争”的思想,让我们得以集中全国之力,办成了那些在“精英”们看来绝无可能的大事。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同志,在晚年曾发出过振聋发聩的警示:“如果丢掉了毛泽东思想和公有制,中国就完蛋了!”
这绝非一句简单的感慨,这是他用毕生心血和历史洞察,为我们敲响的警钟!
福建舰,正是这面警钟的回响。正是因为毛主席和那一代革命者,在最艰难的时刻,为我们播下了“自己能造”的火种,为我们砸锅卖铁也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我们今天,才有资格、有能力、有底气,去建造我们自己的航母!
二、传承:航母背后的人民意志与工业血脉
航母,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王冠”。它不是一座漂浮的钢铁孤岛,它是一个国家整体工业实力和科技水平的终极体现。
福建舰的诞生,绝非凭空而来。它背后,是那条从毛主席时代就开始熔炼、传承至今的工业血脉。
当我们惊叹于那条平直甲板上的电磁弹射轨道时,我们是否想过,这是多少代电力人、材料学家、工程师,在西方严密的技术封锁下,日夜攻坚、用“土办法”啃下来的硬骨头?
当我们震撼于它强大的相控阵雷达和一体化桅杆时,我们是否知道,这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延续,是无数科研人员“甘坐冷板凳”,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引下,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推倒重来的结晶?
从特种钢材的冶炼,到舰载机动力系统的突破;从复杂的舰艇设计,到数千万个零部件的精密制造——这一切,百分之百的国产化,就是对“独立自主”路线最彻底的践行。
这,不正是毛泽东思想中“群众路线”在21世纪的伟大回响吗?
什么是“群众路线”?就是依靠人民、相信人民、为了人民。
那些在船台彻夜焊接的工人师傅,那些在实验室里熬白了头的无名学者,那些在生产线上默默奉献的产业工人……他们,才是福建舰真正的缔造者!
他们身上所闪耀的,正是那久违的、朴素而又伟大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们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报表,不是为了个人的香车豪宅,他们是为了国家的安危,为了人民的尊严,为了那份沉甸甸的共产主义理想而在奋斗!
福建舰的每一块钢板,都浸透着劳动者的汗水;它的每一条焊缝,都凝结着集体的智慧与信念。它不是资本的炫耀,它是一座属于人民的丰碑。它雄辩地证明了,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奇迹的真正动力。
三、对比:当自信源于“造不如买”的年代,我们差点迷失
然而,历史的航行并非总是一帆风顺。
我们不能忘记,在那条“自力更生”的光辉道路旁,也曾有过思想的迷雾和滑坡。
回想改开后的某些时期,一股“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歪风邪气一度盛行。
“市场万能论”成为了金科玉律,“技术引进”成为了时髦的口号。在一些人的眼中,西方的月亮似乎更圆,外国的资本似乎更香。我们自己的独立研发反被视为“重复造轮子”的落后思维,我们自己的工业体系在“与国际接轨”的口号下,差点被“市场换技术”的幻想所肢解。
科技买办思维甚嚣尘上,崇洋媚外的心态在一些领域扎下了根。我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飞机项目下马,却去购买昂贵的“空中客车”;我们放弃了自己的芯片研发,转而沦为世界工厂的“打工仔”。
那是一段何等憋屈、何等迷茫的岁月!
在关乎国家命脉的航母问题上,我们更是被卡住了脖子。上世纪90年代,当我们面对海洋霸权的挑衅时,我们才发现,我们几乎“有海无防”。
直到新世纪的钟声敲响,直到现实的耳光一次次打来,我们才在剧痛中重新猛醒: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国家安全是求不来的!
我们才重新回到了那条毛主席为我们指明的道路——自主创新、国家安全、独立自主的军工体系。
从“瓦良格”的艰难归来,到“辽宁舰”的浴火重生;从“山东舰”的自主建造,到今天“福建舰”的惊世亮相——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跨越,这更是一次思想的回归!
福建舰的入列,像是历史投下的一记响亮的回声。它在告诉我们:丢掉了毛泽东思想中那份顶天立地的自信,我们就只能在资本的海洋里随波逐流;只有重新回到人民的立场,坚守独立自主的航向,我们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毛主席的路,昨天是、今天是、明天也永远是属于人民的胜利之路!
四、回响:钱学森之问与我们的回答
福建舰,这艘集成了无数尖端科技的巨舰,也让我们再次想起了“钱学森之问”。
这位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奉献了一生的人民科学家,在晚年痛心疾首地问道:“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这个问题,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当我们看到我们的教育,在某些方面正被“功利主义”和“资本逻辑”所绑架;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成为一些名校的“典范”;当我们的科研,不再是为了“为人民服务”,而是为了抢发论文、评职称、拿项目时——我们就该知道,我们正在偏离毛泽东同志为我们指明的教育和科研理念。
福建舰背后的真正力量,绝不仅仅是几个“天才”设计师,而是毛泽东思想所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是“打破迷信、解放思想”的科研精神,更是“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毛主席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早已深刻阐明:真正的知识来自实践,来自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科学研究,不能关在象牙塔里故步自封,必须和工农兵的实践相结合,必须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福建舰的总设计师、总工程师,以及千千万万的科研工作者,他们正是践行了这一思想,才最终攻克了无数技术难关。
因此,福建舰的入列,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思想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在21世纪的伟大胜利!它回答了“钱学森之问”:只有用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去武装我们的头脑,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创造力的、大写的人!
五、警醒:没有思想自信的强国,是空壳的巨舰
福建舰,让我们自信,也让我们警醒。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一个技术飞速迭代的时代,一个国家如果只有“硬实力”的肌肉,而没有“软实力”的灵魂,那么它也不过是一艘迷失航向的空壳巨舰。
我们当前的警醒是什么?
是社会上对精神信仰的普遍淡化,是对人民立场的日益模糊。当我们的技术在飞速追赶世界时,我们的思想领域,是否正在被资本的娱乐化、庸俗化所悄悄蚕食?
如果我们的强国,只是意味着更多的摩天大楼、更快的GDP增长、更豪华的消费品,而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忘记了“共同富裕”的目标,那么这种“强国”,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看看我们身边:
一些青年人,沉迷于消费主义的陷阱,被“奶头乐”麻痹了神经,他们对“自力更生”为何物一无所知,反而对革命先辈的奋斗史嗤之以鼻。
一些官僚和“专家”,嘴上高喊着“创新”,骨子里却依然是崇洋媚外的奴才心态,遇到核心问题,第一反应还是“引进”和“购买”,对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毫无信心。
福建舰的精神,应当是“自信”、“人民”、“独立”、“奋斗”!它绝不应该成为某些人炫耀武力、虚荣攀比的资本。
我们必须高声号召:让“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重新成为我们一切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的灵魂!我们决不能在拥有了航母之后,却丢掉了毛泽东思想这个“定盘星”!
六、展望:让“毛泽东思想”继续航行在人民的海洋
福建舰的入列,不是终点,而是我们走向深蓝的全新起点。
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更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图腾。
这艘巨舰,将驶向哪里?
它驶向的,绝不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的黑海,而是保卫世界和平、保卫人民利益的蔚蓝海洋。它驶向的,是人民的希望与信仰。
而要确保这艘巨舰永不偏航,我们就必须牢牢掌握住它的“灵魂之舵”——那就是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
我们必须号召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中国工人、中国科研工作者,去真正地继承“自力更生”的骨气,去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只有继续坚持人民的立场,我们的奋斗才有意义;只有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道路,我们的未来才不会被外力所绑架;只有继续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我们的力量才能无坚不摧。
毛泽东思想,是这艘钢铁巨舰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这艘巨轮的航向。只要这面思想的旗帜还在高高飘扬,中国的航向就永远不会迷失!
尾声:历史的波涛中,永远不能忘记那盏灯
回望百年中国,从积贫积弱、任人宰割,到今天的巍然屹立、巨舰临风。我们走过了一条多么曲折而又辉煌的道路。
历史已经雄辩地证明:真正支撑这个民族实现崛起的,不是西方的资本,不是什么“普世价值”,而是我们党和人民在血与火中淬炼出的、以毛泽东思想为核心的红色信仰!
福建舰,这艘属于人民的巨舰,它的每一次启航,都将是对那盏在井冈山、在延安、在北京城楼点亮的红色灯火的庄严致敬。
让我们全社会,都再一次去认真地学习、深刻地理解、坚定地践行毛泽东思想吧!让它成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最强大、最可靠的精神引擎!
因为,历史和未来都将证明:
只有坚持人民的思想,钢铁才有灵魂;只有继承毛主席的信仰,航母才有方向!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