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70年前,新中国第一座大油田在这里诞生!

国家记忆 · 2025-10-29 · 来源:CCTV国家记忆公众号
字体: / /

上个世纪50年代的北京街头,一辆辆公共汽车顶着巨大的橡胶储气袋,如同背着沉重的包袱,在马路上缓慢前行。当时由于石油短缺,很多车辆不得不以煤气作为燃料维持运营。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石油工业基础极为薄弱。作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油田,玉门油田承担着国家能源供给的重任。然而,受限于落后的开采技术和设备,油田产量远远无法满足需求,“贫油”的帽子沉重地压在中国人头上。石油的匮乏是共和国建设起步的瓶颈,更是必须破解的困局。

1955年6月14日,一支由8个民族、36名年轻人组成的1219青年钻井队,肩负着祖国石油工业的重托,挺进荒无人烟的新疆克拉玛依市黑油山地区。他们此行的使命,是要在这片戈壁荒原上钻凿出克拉玛依第一口油井。

这根斑驳的钻芯是国家一级文物,来自克拉玛依1号井。正是这口井的钻探,成功叩开了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的发现之门。

1955年10月29日,当钻头还在地下钻进时,一股黑色油流突然喷涌而出。镜头定格下了这份出油的喜悦。照片里,前排钻井队员们难掩兴奋,奋力铲起这来之不易的原油,身后一同奋战的工友们高举双臂,尽情欢呼。

1号井的喷油不仅标志着克拉玛依油田的诞生,也为打破“中国西北无大油田”的论调奠定基础,让中国石油人实实在在看到了建设大油田的曙光。

1956年5月1日,黑油山油田正式定名为克拉玛依油田。同年国庆典礼上,醒目的巨型标语“1956年发现的大油田 克拉玛依”出现在游行队伍中,向世界宣告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崛起。

杨虎城将军的女儿杨拯陆毕业于地质专业。她在得知克拉玛依油田急需专业人才后,便主动前往,投身于野外勘探工作。

1958年9月25日,杨拯陆带领一支勘探队在新疆东部进行地质普查。作业期间天气骤变,暴风雪突如其来。在极寒与风雪中,杨拯陆多次尝试带领队员脱险却未能成功。最终,她因体力不支而倒下。

杨拯陆最终没能走出那片风雪,却用生命保存下了珍贵的勘探数据。

李立诚

原新疆石油管理局 总工程师

我们新疆油田早期像杨拯陆这样牺牲的人不止一个。我们这一代人为了新疆石油事业的发展,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奉献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1958年,克拉玛依油田迎来了一支特殊的建设队伍——三八女子钻井队。这支队伍由汉族、维吾尔族、回族等8个民族的42名女同志组成,队员中最大的29岁,最小的仅16岁。

卡依霞·可可思汗

原新疆石油管理局三八女子钻井队 队员

干活反正是,我们也不害怕,也是干出来的。

1958年9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朱德亲临克拉玛依油田视察。视察期间,一个意外的消息传到女子钻井队——朱德副主席将亲自前来看望大家。

吴淑华

原新疆石油管理局三八女子钻井队 指导员

一生当中永远忘不掉的,永远记在心里的,朱副主席亲自到我们井场来,这是一生的幸福。

1956年,陆克一出生。父亲陆铭宝将满腔石油情怀都凝结在女儿的名字里。“克一”,既是纪念她在克拉玛依出生,更寄托着父辈对这片热土的深情与期望。

60多年后,陆克一常常来到父亲当年打下克1井的地方。昔日的钻塔轰鸣早已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市民广场。广场中央,“开拓者”雕塑巍然屹立,镌刻着克拉玛依人“爱国奉献、艰苦创业、民族团结、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精神品格。

70年,三代人,时光为笔,热血为墨,在戈壁上共同书写了一部从开拓到跨越的传奇!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吴继东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吴铭:李教授,未战先怯,可不是好事
  2. 真理派缺真理,凡是派不凡是
  3. 陆军少将徐焰——《颂扬施琅之谬》
  4. 宣传毛泽东思想,怎么就成了“境外势力”?——关于“颜色革命”与“狗粮”指控的集中澄清
  5. 为什么城里捡垃圾的老人越来越多?
  6. 毛主席真的看过李小龙吗?
  7. 1959年西藏反动上层叛乱的幕后推手
  8. 缺失共产主义信仰,是中国未来最大的政治隐患!
  9. 欧洲金靴:解放战争可否冠之“内战”,人民英雄纪念碑里是答案
  10. 这才是毛主席的“不断革命论”:两个阶段,绝不容许隔离!
  1. 井冈山观心 | 姚文元的一篇文章是否准确地预言了苏修与越修的资本主义复辟?
  2. 令人“窒息”的聊天!
  3. 三年困难时期“饿死几千万”的谎言,从哪儿来的?
  4. “将领”的溃烂与“路线”的脓包:从越南副防长丑闻看修正主义的阶级病理
  5. 他们说“看看现实”,我说“不为毛主席讲公道,就没有现实与未来”
  6. 欧洲金靴:切莫误做历史嫁衣
  7. 吴铭:李教授,未战先怯,可不是好事
  8. 从“卖地”到“卖权”:财政模式的结构性异化与无产阶级立场的辩证反思
  9. 说“没有毛主席也能”的人,请读读1949以前
  10. "接轨"三十年祭:被遗忘的毛泽东思想,藏着破解民生困局的钥匙
  1. “孔家店”的“总设计师”:为何说“批孔”是毛泽东思想的必然逻辑?
  2. 物理学之外,我们在致敬杨振宁什么?
  3. 1988年,杨振宁痛批那部纪录片
  4. 中国社会各牛鬼蛇神的分析
  5. 吴石将军的牺牲并非偶然!违背了基本原则!
  6. 他们说毛主席“发动运动害了国家”,可是谁救过这个国家?
  7. “文革”前夜的“出气大会”
  8. 国庆日,毛主席与邓小平的时空对话
  9. 谁在扮演赫鲁晓夫?——对“非毛化”思潮的唯物史观批判
  10. 郭松民 | 叛徒最凶残
  1. 欧洲金靴:岸英诞辰一百零三周年:你是这个民族真正的脊梁
  2. 全美各地七百万人走上街头,举行“不要国王日”抗议示威
  3. 三年困难时期“饿死几千万”的谎言,从哪儿来的?
  4. 关于“子珩墨”矛盾问题的一些观点的辨析
  5. 令人“窒息”的聊天!
  6. “三光”政策谁发明?国民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