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时代观察

反诈,正在被滥用扩大化

倪刃 · 2025-11-10 · 来源:黑噪音公众号
字体: / /

现在,任何打着“反诈”旗号的行动,都似乎自带正义光环。反诈本身的目的当然也是好的,但咱这儿似乎总是有一种“把好事滥用扩大化变为坏事”的冲动。

一个医生的电话停机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根据媒体报道,杨女士和丈夫都是湖南某地的医生,丈夫在手术台上突然失联,只因为他的手机号被中国移动的“反诈模型”自动关停。

原因很模糊:系统检测到“使用异常”。怎么异常了?不知道。

接下来,一连串荒诞复杂的行政手续就开始了:要复机,得本人去长沙的指定营业厅,还得拿上“无犯罪证明”。

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要为了“证明自己不是诈骗犯”,得请假、花钱、奔波几百公里。

当他们试图通过线上申诉解决时,杨女士自己的手机号也随即被“保护性关停”。理由是她“通话频繁”。客服给出的解释居然是:可能怕被诈骗分子利用。

“怕你得病,所以先把你关进医院”——这就是他们的逻辑。

这叫啥?预防性拉黑。

技术的失控是一方面,根源上来说,还是权力的惯性。

“涉诈模型”、“保护性关停”、“风险等级”这些看起来高大上的术语,本质上是一种缺乏透明度的权力机制。它依靠算法、系统和“安全”名义构筑起一道技术壁垒——既无人负责,也无人能质疑。

还有媒体报道的一件事:四川一位律师,用了11年的手机号被停机。她一审、二审皆败,法院都判了她输。

然后,她只是多次拨打市场监管局的电话,就被判定为“高频呼叫、异地通信”,系统自动将其列入涉诈名单。她的手机号被宣判“死刑”,所有社会连接被切断,工作、支付、社交、验证……一夜之间全部崩塌。

为啥一打政务电话就被“反诈”了?呵呵……

我为此发明了一个词——“算法清洗”。由机器代替人来决定你是不是坏人,由模型来判断你是否有资格继续存在于数字社会之中。

背后,都是那个傲慢的权力。以前你还可以申诉、投诉,但现在有了“数字屏障”,正好给了他们方便屏蔽你投诉的机会。

“反诈”之名,本应是为了保护公民的财产安全。但如今它越来越像是一个万能的挡箭牌。

我个人今年也两次被反诈“误伤”,一次是我的银行卡莫名其妙被封,至今在线额度还限额在2000元以下,想要解封也需要极其复杂的手续,还不一定行。

当时为了保住这2000元的额度,我甚至要提交向我妻子转账的证明和原因。荒诞吧?

另一次是我的微信登了台新电脑就被封,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解封,否则我可能就要和那些加我微信的读者朋友们说再见了。

运营商的客服根本说不清规则,公安、工信、运营商三方之间的权责也非常模糊。

电话为何被停、谁下的指令、能否复审、何时恢复——全是“系统自动”。连营业厅工作人员都只有一个答复:“模型规则我们也不知道,反正系统判定就是这样。”

一个号码的“生死”,不再掌握在人手中,而被交给了不透明的算法。人只是算法的附庸,你的一切社交都有可能瞬间“社死”。

而且,这种关停可以无限叠加、循环触发。

我前面所提到的当事人手机号被恢复后,再次因为“省外流量漫游换机模型”被暂停。也就是说,你只要出差、换手机、频繁打电话、漫游、迁移数据,都可能被怀疑为诈骗。

之前媒体也报道过一位运动员电话卡被“误伤”的事情。现在,被“反诈”模型无辜关停的案例越来越多。

这个现象,甩锅给算法很容易,但本质上,还是社会治理体系中一个典型的病灶:为责任而责任,为管理而管理。

在一个层层加码、人人追求“绝对安全”的体系中,没有人愿意承担“放行的风险”。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成了技术与行政部门的共同心态。

于是,算法被训练成了“疑心病模型”,一个电话打多了、一个信号异地登录了、一个设备更换了,都成了风险触发点。结果就是,反诈的本意被扭曲为一种普遍监控。

“保护性关停”这个词,堪称当代语言腐败的奇观:我限制你的权利,是为了保护你。

我们都明白,这种故事其实并不新鲜。

数字时代,手机号就是身份,是工作、支付、社交乃至生活的核心节点。一个人被停机,等于被“开除”出一切社交场景。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微信被“误杀”的那几天,我几乎陷入了严重的焦虑。

而这些被“误杀”的人,无法预警,无法解释,更无法申诉。他们陷入的是一个无门可进、无人可问的治理迷宫。

真正危险的,不是那些诈骗犯,而是懒政和一刀切,是不受约束的权力。

·END·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吴继东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争鸣:刘道玉的真实遗产
  2. “吃人不吐骨头”的原来是他们!
  3. 什么是“工贼”?
  4. 长史已尽
  5. 给康熙“找爹”:裤裆里的史学,阿Q式的荣光
  6. 论社会主义再革命:历史的判决——从“革新开放”看官僚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7. 美国50年砸钱无果,中国钍基熔岩堆落地,掀翻全球旧秩
  8. 毛时代经济是崩溃的?从对越反击战的军费支出,便可揭晓一切!
  9. 毫无羞耻地“甩锅”,老百姓该相信谁?
  10. “古二”再爆“反贼”录音,揭穿了几十年来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1. “我只有一件事,就是‘人民万岁’”:重读毛主席晚年的深层忧虑
  2. 元龙:跟共产党走,听孙中山话——《沉默的荣耀》歪曲了历史常识!
  3. 元龙:为什么用《沉默的荣耀》烈士的鲜血,敬国民党一杯?
  4. 革命胜利了,怎么又让旧势力翻身?真相扎心了!(上)
  5. 毛主席在庐山会议上的即兴脱稿讲话(完整版)
  6. 洪学智被判有期徒刑8个月后,毛主席亲去探监:你还有什么要求?
  7. 请不要叫他“教员”(甲子篇)
  8. 争鸣:刘道玉的真实遗产
  9. 为什么越南是修正主义?
  10. 荒谬至极! 凭什么“假设”蒋介石会比毛主席做得好?
  1. 吴铭:李教授,未战先怯,可不是好事
  2. 井冈山观心 | 姚文元的一篇文章是否准确地预言了苏修与越修的资本主义复辟?
  3. 是与非:吵了几十年,有些事该说清楚了!
  4. 李银桥晚年,谈及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有些话我再不说就没人知道
  5. “孔家店”的“总设计师”:为何说“批孔”是毛泽东思想的必然逻辑?
  6. 倘若没有毛泽东,中国将向何处去?—— 一个革命者的历史沉思
  7. 他们说毛主席“发动运动害了国家”,可是谁救过这个国家?
  8. 回顾中国人民与顾委会的几场斗争
  9. 中国社会各牛鬼蛇神的分析
  10. 令人“窒息”的聊天!
  1. 毛主席在庐山会议上的即兴脱稿讲话(完整版)
  2. 美国50年砸钱无果,中国钍基熔岩堆落地,掀翻全球旧秩
  3. “我只有一件事,就是‘人民万岁’”:重读毛主席晚年的深层忧虑
  4. 攻守易势了!
  5. 死在系统里?骑手抱恙跑完最后一单,那句“要证明”成了他生前最后一道指令
  6. 陈国洲:卖国行径,罄竹难书——蒋介石抗战前后卖国罪行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