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时代观察

银行直供房?银行改卖房子了么?不对,这是砸自己手里了

大何 · 2025-11-12 · 来源:大何日拱一卒微
字体: / /

最近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银行开始“直供”房子了。

第一反应是,银行改行做房地产了?

再一想,不对,这更像是以前砸在开发商手里的房子,现在砸在了银行自己手里。

这让我想起一句老话:打败你的,常常不是同行,而是跨界的对手。

房产中介可能未曾料到,有一天,他们面对的竞争者,竟然是急于甩卖资产的银行。

近几个月,在网络拍卖平台上,农行、建行、交行等多家银行都上线了大量的“直供房”,有些价格甚至比市场价低了四分之一。

这场景,想起来一个洗脑的广告词:xx二手车,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而这些所谓的“银行直供房”,本质上就是银行的不良资产。

它们大多来自无法按时还贷的企业或个人。

银行通过复杂的法律程序,将债权转化为房子的完整产权,然后绕过传统的司法拍卖渠道,亲自下场叫卖。

一套估值200万的房子,可能150万就成交了。

据经济观察报不完全统计:

自2024年8月以来,广东农信系统挂牌出售的房产标的共有12386个;2024年11月以来,四川农信系统出售的房产标的数量达到24821个。

这个数字让很多人感到惊讶。

其实,这种模式并非现在才有,只是过去规模小,处理方式也低调,如今被摆上台面,恰恰说明问题已经藏不住了。

从平台挂牌的信息来看,这些房源大部分是商铺、写字楼等商业用房。

这背后,或许是无数个难以为继的生意。

相比之下,我们普通人的房子断供后,流程要复杂得多。

在国内大部分地区(除了深圳和厦门),个人没有破产制度,房子即便断供,在法拍成交前也依然属于房主。

银行不能擅自“白菜价”处理,必须走司法拍卖。

因为万一卖的钱不够还贷款,剩下的债务还得由房主继续背。

这个程序,既是保护银行,也是保护房主。

企业不同,它们可以破产,房子直接归银行,银行只能接受以房抵债,卖多少钱都不能继续追债,所以,银行现在大力推广的,是那些已经彻底完成“债权剥离”,产权清晰无纠纷的房产。

它们之所以选择亲自下场促销,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交给资产管理公司,或按部就班地走法拍程序,释放了两个非常明确的信号:

第一,传统的法拍渠道去化困难,房子卖不动了;

第二,银行对后市的预期非常悲观。

我们知道,资产持有方的行为反映市场预期。

如果银行判断房价未来会上涨,他们完全可以把这些房子捂在手里,等待行情回暖再慢慢卖,这样才能最大化地收回资金。

而眼下这种急于变现的姿态,显然是在和时间赛跑,生怕跑慢了亏得更多。

这就像一群角马面对狮群,你不需要跑得比狮子快,只需要比同伴跑得快就安全了。

这种恐慌并非空穴来风,我们从市场中也能看到一些趋势:

前几年,卖房的最多是亏掉首付;

去年,陆续就有报道开始出现卖掉房子所得款项刚够还清贷款的情况,社交媒体上也有人发帖房子免费送,前提是接手剩余贷款;

而到了最近,很多人即便卖掉已经还贷多年的房子,所得款项甚至还不足以偿还银行的尾款。

于是有了贷款卖房的魔幻操作。

之前的文章也聊过,现在银行的态度变化也是和之前天壤之别。

几年前,他们还很强硬,催款、起诉、强制执行;

而现在,面对激增的法拍房和还不上的欠款,银行的姿态也变得“温和”了许多,一切似乎都好商量了。

但关键就在于,当一个人真的走投无路时,还不上就是还不上,债务因此变为坏账。

于是,房地产问题走到这一步就是到了最后阶段了,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已经无力还款,只能拿房产抵债。

银行放出去的是真金白银,收回来的却是一堆钢筋水泥。

就这样,借钱借成了房东。

现在,这位新“房东”只能自己降价甩卖,好让这些房子重新变回现金。

但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买房子越来越不是人生必选项,购房需求越来越少。

只能说,留给银行的房子,只怕是越来越多了。

走到今天这一步,银行似乎显得有些无奈。

但把时间线拉长,我们或许会发现,历史并非没有给过他们选择的机会。

恰恰是过去几年里,银行在一次次的“既要又要”中,错失了稳住局面的最佳时机。

还记得口罩那几年吗?当无数小微企业和普通家庭最需要喘息的时候,大家都在呼吁,房贷能否暂缓一两个月?

最初的回应,大多是冰冷的拒绝。

于是,大家只能咬着牙,掏空六个钱包的积蓄去硬扛。

讽刺的是,恰恰是那段最艰难的时期,一些大银行的净利润创下了历史新高,这在当时甚至被当作一种“胜利”来宣传。

他们本可以在那时伸出援手,通过适当的让利,帮助人们稳住现金流,修复资产负债表,共同渡过难关。

可他们非要等到债务的雪球越滚越大,资产价格持续缩水,人们的心态彻底从“咬牙坚持”变为“无奈躺平”时,才后知后觉地想要补救。

瞻前顾后,既要当下的超额利润,又要未来继续维持收益,最后证明到头来只会什么都抓不住。

让众多银行集体误判的,或许是对中国百姓财富状况的过度乐观。

他们可能看到了那超过162万亿的居民存款总额,就想当然地认为大家都很富裕。

就像某些专家所言,普通家庭应该有50万存款,没工作可以把闲置的房子租出去。

这种脱离群众的观点说多了,可能连他们自己都信了。

然而,这些专家们却都默契地对于存款集中在少数人的现实视若无睹。

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意识到,背负沉重房贷的人,和银行里有着巨额存款的人,很可能根本就不是同一群人。

或许他们还幻想着,等疫情阴霾散去后,人们就会报复性消费,房价亦会再度飙升,到时候歌照唱,肉照吃。

他们没算到的是,当一个普通家庭的负债已经逼近极限时,“信心”这个东西,会变得比黄金还要珍贵。

在经济上行的浪潮里,很少有人会真正思考“信心”到底是什么,它看不见摸不着,却是一切财富增长的基石。

而当这股乐观的潮水因种种原因退去时,所有曾经的侥幸和短视,都将以悲观的代价,加倍偿还。

于是扑通一下掉在水里,冷静冷静。

隐约听到一个霸气的声音在说,闹钟响之前说不出钱在哪就脑袋搬家。

哭?

不好意思,哭也算时间。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蜗牛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低三下四拿吴石烈士鲜血敬国民党一杯,遭国民党打脸!
  2. “古二”再爆“反贼”录音,揭穿了几十年来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3. 吴铭:谈谈经济“杀招”和“围猎”
  4. 另一个角度看中美差距
  5. 劳动者能不能当家,是检验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
  6. 为什么毛主席说“清官靠不住”?今天读来依然一针见血
  7. 只谈孙中山,不提毛泽东?《沉默的荣耀》你凭什么?
  8. 《邓选》学习103 邓小平眼里的新中国前三十年与美籍华人著名学者眼中的新中国前三十年有什么不同?
  9. 中国最危险的问题在哪里——即将到来的军事斗争预先要做的几件紧急事项
  10. 反诈,正在被滥用扩大化
  1. 元龙:跟共产党走,听孙中山话——《沉默的荣耀》歪曲了历史常识!
  2. “我只有一件事,就是‘人民万岁’”:重读毛主席晚年的深层忧虑
  3. 毛主席在庐山会议上的即兴脱稿讲话(完整版)
  4. 革命胜利了,怎么又让旧势力翻身?真相扎心了!(上)
  5. 争鸣:刘道玉的真实遗产
  6. 元龙:为什么用《沉默的荣耀》烈士的鲜血,敬国民党一杯?
  7. 洪学智被判有期徒刑8个月后,毛主席亲去探监:你还有什么要求?
  8. 请不要叫他“教员”(甲子篇)
  9. 元龙:低三下四拿吴石烈士鲜血敬国民党一杯,遭国民党打脸!
  10. “古二”再爆“反贼”录音,揭穿了几十年来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1. 吴铭:李教授,未战先怯,可不是好事
  2. 井冈山观心 | 姚文元的一篇文章是否准确地预言了苏修与越修的资本主义复辟?
  3. 是与非:吵了几十年,有些事该说清楚了!
  4. 李银桥晚年,谈及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有些话我再不说就没人知道
  5. “孔家店”的“总设计师”:为何说“批孔”是毛泽东思想的必然逻辑?
  6. 他们说毛主席“发动运动害了国家”,可是谁救过这个国家?
  7. 倘若没有毛泽东,中国将向何处去?—— 一个革命者的历史沉思
  8. 回顾中国人民与顾委会的几场斗争
  9. 中国社会各牛鬼蛇神的分析
  10. 令人“窒息”的聊天!
  1. 毛主席在庐山会议上的即兴脱稿讲话(完整版)
  2. 美国50年砸钱无果,中国钍基熔岩堆落地,掀翻全球旧秩
  3. “我只有一件事,就是‘人民万岁’”:重读毛主席晚年的深层忧虑
  4. 攻守易势了!
  5. 死在系统里?骑手抱恙跑完最后一单,那句“要证明”成了他生前最后一道指令
  6. 我国光刻机从世界前列到落后世界20年,根源其实就这四个字:造不如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