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00 篇文章
《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是马克思为《纽约每日论坛报》写的两篇关于印度问题的评论。马克思在文章中严厉地鞭挞了英国的殖民政策,深刻地揭露了英国殖民统治给印度人民带来的巨 大灾难,指出“当我们把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同时还分析了英国殖民统治
2025-11-22
互动:4
01—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作为德意志第二帝国、奥匈帝国战败的后果,已经灭国120多年的波兰正式复国。但是,从复国第一天起,德国精英阶层就把波兰的存在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再次灭亡而后快。这主要是因为,为了重建波兰,主导巴黎和会的英法等国把德国的波兹南、西里西亚(一部分)等工业和农业要地割给波兰,为了使波兰得到一个出海口,还划定“波兰走廊”,将东普鲁士
2025-11-22
互动:13
《费尔巴哈论》解说第四章第二节第二十二段在这一段中,恩格斯揭露了那种把国家看成是社会发展中决定力量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的认识论上的根源。为什么有人会把国家看成是一个脱离社会经济基础而独立存在并决定社会发展的力量呢?这除了有一定的阶级根源之外,还有着它认识论上的根源。这种历史唯心主义观点的认识论根源就在于:它把国家的相对独立性的这一面过分夸大了,从而忽略了国家
2025-11-22
互动:7
《费尔巴哈论》解说第四章第二节第十二段在这一段中,恩格斯指出我们必须把唯物主义的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去,建立科学的社会历史观点。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它要求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则彻底地贯彻到一切领域中去,不仅要建立科学的自然观,而且要建立科学的历史观。但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不论唯心主义者也好,不论唯物主义者也好,他们都是唯心史观者,因
2025-11-22
互动:8
在当前的舆论场的喧嚣中,有一种危险的曲解正在蔓延,它们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与来源嫁接于神学、柏拉图主义或灵知主义,将共产主义描绘为“地上天国”的宗教翻版,将马克思塑造成“当代普罗米修斯”式的传教者,用宗教隐喻取代对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科学剖析,混淆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界限,甚至从宗教立场与精英主义视角否定人民史观。这种曲解不论是不是出
2025-11-21
互动:19
序言:乌云岂能遮望眼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浩瀚历史长河中,若论及谁真正将这片古老土地从积贫积弱的泥潭中连根拔起,谁真正让亿万受苦受难的生灵挺直了脊梁,谁真正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旧世界的压迫,唯有毛泽东。然而,在这个信息驳杂、泥沙俱下的时代,我们痛心地看到,总有那么一小撮人,或出于无知,或出于别有用心的恶意,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对着太阳狂吠。他们拿着放大镜在伟人的生平中寻找瑕疵,断章
2025-11-21
互动:195
资本全球化创造了奇特的劳动力需求光谱。硅谷需要印度工程师维持科技霸权,慕尼黑的养老院依赖菲律宾护工运转,加拿大的农场指望墨西哥季节工收割。这种需求本质上是马克思所揭示的“劳动力商品化”在全球化时代的延伸。资本通过操纵边境,像调配原材料般精准配置人力资源,实现利润最大化。德国在2015年向中东难民敞开大门时,其失业率正处于两德统一后的历史低点,这种时空上的
2025-11-21
互动:22
本抄录摘自《怎样科学地学习》,著作者狄玫,感谢作者允许抄录共学!其中标红、加粗的文字,则为本人自行标识。有很多同志想要全书的电子版,但留邮箱或发送联系方式又会被系统自动屏蔽,我在后台很难找出来,因此将文件上传到wps云,需要的同志可以将这个链接黏贴到浏览器后下载。此前发给各位的电子版中有缺页,书友“一米欧阳光”找到了所缺页面,并补上了,本次分享出来的电子版是完整
2025-11-21
互动:8
网友绿色说:错了。大自然馈赠给芸芸众生的、和芸芸众生世世代代创造累积的生存资源即生产资料是芸芸众生世世代代生存的命根子!这个命根子只能属于芸芸众生公共所有、公共利用和为公共谋利,这是所有的国家政权存续的命根子。网友的评论触及了一个根本性问题:自然资源与累积性生产资料的公共属性。这一观点本身具有深刻的正当性——自然资源与世代劳动创造的生产资料,理应
2025-11-21
互动:28
引言:真理越辩越明同志们好,我是子珩墨。昨天发了那篇关于中日形势的文章后,后台收到了很多留言。有一些同志对我提到把“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这个观点提出了一些疑虑,觉得是不是有点过激了,或者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我们内部的阶级矛盾。看到这些留言,我很欣慰。这说明咱们的同志是动了脑子的,是真正掌握了唯物辩证法的,不是那种听风就是雨的盲从者。所以,今天我必须
2025-11-21
互动:77
张志坤:武装干涉中国统一的“新八国联军”渐露狰狞——从日本等宣示介入台海,谈美国的军事介入一个时期以来,有关美国开始收缩撤退、放弃对华遏制、已经对台湾不感兴趣等舆论纷纷扬扬,有人言之凿凿地说,特朗普表示,台湾对美国已经不重要;更有甚者,还有人放话称,中美两国就要“一起伟大”了,云云。此种舆情放风确实迎合了一些中国人在战略上希图侥幸的心理,
2025-11-21
互动:70
*注:落款显示写作于2024年春节好冷清!也好久没说话。总还是想说点什么。依我看,辞旧迎新的日子,适宜务务虚。所谓务虚,也可以叫做漫谈。无所新意、不成体统。写点个人理解,捎带些其他。不干扰板面,发在先前的闲篇底下。社会主义实质上意味着一种现代化的社会存在和运行方式。这个现代化不仅是体现在科学技术和制度程序的高度发展上,更体现在人本身上。如果再搞社会主义,那么我们一定需要
2025-11-21
互动:24
印共(毛主义)面临的形势远比1928年的中共严峻得多。之所以这两者可以对比,是因为印共毛主义派对今天印度社会性质的判断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于这一性质的判断,所以他们的革命纲领几乎完全继承了毛主席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新民主主义纲领。这个纲领呈现出几个鲜明的特征:革命的任务是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革命的基本盘是农民;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但实际上是它
2025-11-21
互动:36
2023 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DESA)发布报告:印度的人口已经达到约 14.258亿,正式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个数字看起来惊人——十四亿人,铺满街道、市场、火车和教室,每一张脸都像是历史和未来的延续。可如果不只看人口数,而是从财富和权力的分配来看,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光环,就显得有些虚浮。因为真正能被算作“人民”的,大概远没
2025-11-21
互动:33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异常奇怪的现象:中国的“精日”分子似乎异常多!我们就不说那些时不时跳出来刺激国人神经的各种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粉笔张小龙”事件、“四行仓库”事件、“抗日碉堡”事件、“洁洁良”事件、“寺庙供奉战犯”事件、“蜡笔小球”事件、“饿死门”事件等),就连我在写
2025-11-21
互动: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