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中华文化

每天一章《道德经》精读(十一)

广明读书 · 2025-11-11 · 来源:广明读书公众号
字体: / /
需要辩证地来阅读、思考这部蕴含朴素哲理的道教唯心主义经典。汲取精华、扬弃糟粕。

每天一章《道德经》精读,今天要读的是: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本章老子以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举例,揭示了 “有无相生” 的核心辩证智慧。“有”是事物的实体载体,为 “无”划定存在边界;而 “无” 则是功能实现的关键。“有”与“无”不可割裂,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是万物存在并发挥作用的根本规律。

本章的释义很简单。“辐”为车轮辐条,“毂”(gǔ)为车轴中心孔洞。三十辐汇聚于毂,毂中空,使车轴得以转动行驶。

“埏埴(shān)” 指揉和黏土,用黏土做成器皿,正因为它内部是空的,才能用来装东西。

“户牖(yǒu)” 指门和窗,建造房屋时开凿门窗,正因为房屋内部是中空的,门窗能引入光线和空气,才能成为可居住的空间。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导致社会对物质财富(如土地、兵器、城池)的过度追逐。老子观察到,人们往往只看到实体的“有”,却忽视支撑其功能的“无”。换句话说,就是世人常常只看到事物有用的一方面,而看不到有用是因为“无”的缘故。

而当时法家主张以严苛律法控制民众,老子则认为,国家治理应如器皿之“中空”,为民众留出自由发展的空间,而非用严刑峻法填满社会。

在生活中我们也随处能感受到“有无相生”的例子。比如我们做计划,很多人觉得填得越详细越好,结果时间被塞得满满当当,一旦有突发情况,根本完不成计划。这时候不妨留出些空白时段,这样才能有弹性,能让规划更好落实、不紧绷。

再比如和朋友吐槽时,对方不打断、认真听。你说话的内容是 “情绪输出”,但朋友的 “沉默倾听”才让你觉得被接纳。如果朋友没留出“无”的部分,一直打断、抢话,你会觉得没被尊重,沟通反而无效。

所以,真正的智慧在于平衡“有”与“无”:在积累物质的同时,保留内心的虚空与宁静,才能拥有精神的自由;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懂得留白与退让,才能避免陷入偏执与困境。正如为人处世需留有余地,人际交往需保持适当距离,这种 “无” 的智慧,也是让生活更具弹性与活力的关键。

附本章相关历史故事:

庄子在老子思想的基础上对有用、无用作了更丰富的阐释。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了我大葫芦的种子,我种下后结出的葫芦大得能装五石东西。想用它装水,可它不够坚固,根本提不动;把它剖开做瓢,又大得没地方能容下。这葫芦不是不大,可实在没用,我就把它砸了。”

庄子答道:“你真是不擅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户世世代代靠漂洗丝絮过活的人家,有独特的冻疮药方。有个客人听闻后愿出百金买药方,这家人商量后高兴地答应了。毕竟世代漂洗也挣不了几金,如今能得百金很划算。客人得到药方后游说吴王,恰逢越国来犯,吴王派他带兵,冬天打水战时,士兵涂了药手不冻裂,大败越军,他也被封侯赐地。”

“同样能治冻疮,有人靠它封侯,有人只能漂洗丝絮,不过是用法不同。现在你有五石大葫芦,为何不把它做成腰舟,系在身上浮游江湖?反而愁它太大没地方放。看来你还是太局限,没跳出惯常的想法啊!”

有一次,惠子又对庄子说:“我有棵大树,人们都叫它樗树。它的树干臃肿凸起,不合绳墨取直的标准;小枝弯弯曲曲,也不符合圆规和角尺的规范。就算长在路边,木匠也根本不屑一顾。如今你的言论,就像这棵树一样,看似宏大却毫无用处,大家都会摒弃它的。”

庄子答道:“你没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它们伏在地上伺机捕食,东奔西窜,不顾高低,反倒常落入猎人的机关,死于罗网之中。再看那牦牛,身形大如天边的云,虽不能捉老鼠,却不会遭遇这样的祸患。

现在你有这么一棵大树,却担忧它没有什么用处。不如把它栽在虚无的旷野、广阔的原野上,在它旁边悠然漫步,逍遥自在地躺卧于树下。它不会被斧头砍伐,也没有外物能伤害它,看似‘无用’,反倒能避免困苦,这不正是它的用处吗?”

所以世人所谓的有用未必就好,无用也未必就不好。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吴继东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低三下四拿吴石烈士鲜血敬国民党一杯,遭国民党打脸!
  2. “古二”再爆“反贼”录音,揭穿了几十年来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3. 另一个角度看中美差距
  4. 吴铭:谈谈经济“杀招”和“围猎”
  5. 为什么毛主席说“清官靠不住”?今天读来依然一针见血
  6. 劳动者能不能当家,是检验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
  7. 毫无羞耻地“甩锅”,老百姓该相信谁?
  8. 《邓选》学习103 邓小平眼里的新中国前三十年与美籍华人著名学者眼中的新中国前三十年有什么不同?
  9. 反诈,正在被滥用扩大化
  10. 中国最危险的问题在哪里——即将到来的军事斗争预先要做的几件紧急事项
  1. 元龙:跟共产党走,听孙中山话——《沉默的荣耀》歪曲了历史常识!
  2. “我只有一件事,就是‘人民万岁’”:重读毛主席晚年的深层忧虑
  3. 毛主席在庐山会议上的即兴脱稿讲话(完整版)
  4. 革命胜利了,怎么又让旧势力翻身?真相扎心了!(上)
  5. 争鸣:刘道玉的真实遗产
  6. 元龙:为什么用《沉默的荣耀》烈士的鲜血,敬国民党一杯?
  7. 洪学智被判有期徒刑8个月后,毛主席亲去探监:你还有什么要求?
  8. 请不要叫他“教员”(甲子篇)
  9. 元龙:低三下四拿吴石烈士鲜血敬国民党一杯,遭国民党打脸!
  10. “古二”再爆“反贼”录音,揭穿了几十年来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1. 吴铭:李教授,未战先怯,可不是好事
  2. 井冈山观心 | 姚文元的一篇文章是否准确地预言了苏修与越修的资本主义复辟?
  3. 是与非:吵了几十年,有些事该说清楚了!
  4. 李银桥晚年,谈及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有些话我再不说就没人知道
  5. “孔家店”的“总设计师”:为何说“批孔”是毛泽东思想的必然逻辑?
  6. 他们说毛主席“发动运动害了国家”,可是谁救过这个国家?
  7. 倘若没有毛泽东,中国将向何处去?—— 一个革命者的历史沉思
  8. 回顾中国人民与顾委会的几场斗争
  9. 中国社会各牛鬼蛇神的分析
  10. 令人“窒息”的聊天!
  1. 毛主席在庐山会议上的即兴脱稿讲话(完整版)
  2. 美国50年砸钱无果,中国钍基熔岩堆落地,掀翻全球旧秩
  3. “我只有一件事,就是‘人民万岁’”:重读毛主席晚年的深层忧虑
  4. 攻守易势了!
  5. 死在系统里?骑手抱恙跑完最后一单,那句“要证明”成了他生前最后一道指令
  6. 考据一位老工人回忆的上海感光胶片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