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

2000 篇文章

翟玉忠:《管子》道家心法四篇浅说

中国文化的根本特点是什么?内在修养与外在事功、内圣外王高度发展,高度融合--道与术(器)一以贯之。
2023-04-17 翟玉忠 互动:3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医药文化相结合的理论逻辑

中医基本理论以中国古代哲学为基础,中医辨证论治运用了中华传统哲学思维方式,中医药文化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
2023-04-10 顾云湘 互动:34

清明节起源考

  1、清明节起源与介子推无关  中国年节风俗,由来甚久,多源自上古。而战国秦汉以后,一些年节则往往被附会于某些历史人物,例如端午节(本为上古之夏至节、火神节)被附会于纪念楚人屈原(说详何新“端午节新考”文),而清明节则被附会于纪念晋人介子推云云。  按:流行俗说谓晋文公下令每年的清明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只能吃预先做好的熟食(冷食),以此纪念他的恩人介子推。《后汉
2023-04-05 互动:40

八段锦,不火不行!

  说起年轻人的健身,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健身房里撸铁、跟着刘畊宏跳操、户外跑步登山打球骑行之类的。  要说起传统的养生功法,在许多人的刻板印象中,那不是老年人才干的嘛。  事实也似乎如此。就说太极拳吧,许多高校都有简化24式太极拳通过才能毕业的要求,可每个学院认真学习太极并从中获益的可谓屈指可数,更多的人就是照着轮廓随便比划一下,只求能够应付过关就好。  而
2023-02-18 互动:99

戴雨潇|为什么农历新年不是Lunar New Year?

  我们刚刚迎来了农历的癸卯年,包括海内外华人华侨以及南北朝鲜人、越南人和琉球人等在内,全球近四分之一的人参与了农历新年的庆祝活动。但是如何翻译农历新年,至今仍然存在分歧。我国外交部今年统一使用的是 Chinese New Year,而西方国家以及某些中国官方媒体用的是 Lunar New Year,部分韩国人甚至加上了 Korean 一词将农历新年据为己有。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争议?哪个说法才是正
2023-01-28 互动:71

韩建业|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

中华文明就是中华民族所拥有的高度发达、长期延续的物质、精神和制度创造的综合实体。距今8000多年有了文化上早期中国的萌芽,进入中华文明起源的第一阶段。距今约6000年正式形成文化上的早期中国,进入中华文明起源的第二阶段。
2023-01-17 韩建业 互动:50

汉字起源与早期文明

早期中华文明起源形成的过程同时也是汉文字起源形成的过程,而汉文字起源形成的过程同时也是记录早期中华文明的过程。作为中华文明的精华,几乎每一个汉文字都是中华文明的记录者,是“活化石”和“火种”。
2022-12-19 隋云鹏 互动:97

最早的内参资政——采诗官

从先秦时起,“采诗官”就开始担负着获得民间信息、通晓民间实情的重要职能。他们主要在民间采录百姓生活、习俗等大事小情,并加以编纂,以歌谣的方式呈现给国君,让其了解百姓的所想所思,为其治国理政提供重要依据。
2022-12-12 尹传政 互动:50

何卓伦 | 转型时刻的“劳动乌托邦”建构——新时期科幻小说的“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

在历史的重大转轨刚刚于中国出现的新时期之初,席卷全国的“科幻热”构成了如流星一般短暂而璀璨的文学事件。由于该事件仅在新时期之初的特殊历史语境下才得以发生,因而应将其放在“新时期文学”这一共时性的话语场中加以定位。科幻小说可被视为新时期知识分子的“另类写作”,借助社会-形式分析的方法,从新时期科幻发展线索中可以发掘出“劳动乌托邦”的母题。
2022-12-12 何卓伦 互动:23

不是广州数据可疑,而是你们装鸵鸟

  11月30日,广州全面解封了临时管控区,并且在严格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和“20条”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防控措施,标志着3年整的新冠疫情防控迎来了转折点。  随后,广州官方公布了广州本轮疫情的数据,16.27万人感染、90%无症状感染者、4例重症、0死亡。  笔者相信,广州的数据是决策者敢于放松防控措施的重要依据之一。  不过,这个数据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主要是这个数据
2022-12-05 互动:182

胡懋仁:对中华文化自信的由来历程

  今天,当我们谈到文化自信的时候,会有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在鸦片战争之后的那些年,我们的文化优势为什么没有发挥作用。甚至到了新文化运动的时候,一些激进的人们甚至要把中国的文字都要替换掉。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而这样的局面后来也是怎样发生了改变的?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当时中国的士人,或者说文人,至少还不能用现代知识分子的概念去称呼的这
2022-12-04 互动:62

从殷墟看商代水利遗存

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中晚期都城遗址,也是中国考古发掘时间最长、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在殷墟的众多考古发现中,水利遗存颇为引起关注,无论是殷墟都城的选址、水资源的配置、水利设施的建造等,都体现出水利在殷商都城形成和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凸显了水利在殷商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22-11-28 牛志奇 互动:22

人定胜天?中华文明万年渡劫史!

2022-11-27 徐吉军   互动:24

试谈《中华系统论》之务虚与务实

理论研究中的务虚与务实,其不但涉及研究的方式方法,而且会将我们由西方哲学思维重新拉回到我们传统的系统思维中来,许多学者一开始可能会感觉不那么顺遂,但它却是我们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一大关键。
2022-11-24 段修斌 互动:15

吕正惠序《重新认识台湾话》 | 闽南语是古汉语的活化石

北方官话和白话文对汉语最大的改变,就是入声字最后完全消失,以唐诗宋词为核心的中古时代诗词的音韵效果在普通话中很难完全表现出来,而南方最重要的三种汉语方言,则保留了中古的入声字和入声韵
2022-11-21 吕正惠 互动:31

民为邦本: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集中体现

“民为邦本”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集中体现,原写作“民惟邦本”,出自《尚书·五子之歌》。
2022-11-16 刘余莉 申静思 互动:23

顾祖禹与《读史方舆纪要》

辩证思维是《纪要》的又一闪光点。顾祖禹虽然重视地理,但并不是地理决定论者。他指出地理战略优势的发挥,也需要人的努力,不能单凭地利,所以他强调“封域不可恃为强,城郭不可恃为固,山溪不可恃为险”。
2022-11-16 孙庆峰 黄曙霞 互动:29

国家文物局通报河南安阳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重要成果及新进展

点击阅读国家文物局通报河南安阳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重要成果及新进展-新华网 (news.cn)
2022-11-10 互动:17

陆游为什么能写出 “位卑未敢忘忧国”诗句

  陆游存世诗九千余首,词一百余首,文集《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多部,是历史上最丰产的作家之一。他的诗歌量多质高,成就彪炳史册,被誉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首。同朝宰相周必大称他“小李白”。陆游诗风,既有李白的豪放,亦有杜甫的深沉,还不乏白居易的质朴流畅。他师承江西派诗人曾几,但早已跳出江西诗派的教条和窠臼,不事雕琢,不求奇险,主张和践行&l
2022-10-31 互动:96

胡懋仁:怎样认识修齐治平?

  中国古代,尤其是儒家思想,对于人才的要求,在《礼记·大学》中有很明确的描述。其中人们比较熟悉的,则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大学》中,这是有一个逻辑递进的论述过程:  《大学》中有这样的论述,这里引用的不完全是原句: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
2022-10-30 互动:60

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台前幕后

  世界犹如一个大舞台,而联合国便是这个舞台的中心。新中国走向这个中心用了整整22年的时间。重返联合国是新中国外交史上绚丽夺目的一笔,其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  道路漫漫  联合国是1942年1月1日由美国总统罗斯福首次提出设想,1945年10月正式成立的。它分一般成员国、非常任理事国、常任理事国,其不同的称呼代表了各个国家在世界舞台上不同的地位。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
2022-10-22 互动:98

《伟人风采》之一

  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既是中国的毛主席,也是世界的毛主席。  毛主席主政41年,只出过两次国,还都是去的苏联,但他会见过的外国首脑却数不胜数。  曾担任毛主席警卫队队长的陈长江回忆说:“凡是踏上中国土地的外国首脑,都会有一个急切的要求:我们要拜会毛泽东主席。”  毛主席和蒙哥马利  1960年5月24日,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首次访问中国。他访问中国的目的,就是为
2022-10-22 互动:269

王今朝:从《尚书》等古代典籍看民本思想的根本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这是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
2022-10-20 王今朝 互动:33

《梦溪笔谈》的科技贡献

  《梦溪笔谈》是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学家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因作者晚年归隐之所“梦溪园”而得名。全书共30卷,其中《笔谈》26卷、《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涉及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文学、艺术、历史、考古、军事、法律等诸多领域,内容极为丰富。尤为令人瞩目的是,此书有将近一半篇幅记载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辉
2022-09-28 互动:72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大国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