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风华正茂

风华正茂

2000 篇文章

我子墨,回来了。

  同志们好,同志们好!  我回来了。休息了三天,今天重新提笔,重新点亮屏幕,重新站到大家面前。  这三天,其实也不算长,但对我来说,却像隔了一段沉重的沉思录。  这几天我没有写文章,没有发言,没有“发光”,只是静静地、彻彻底底地,把自己从信息的洪流中抽离出来。  我把所有的群退了——不是几个,不是几十个,是400多个群。  很多同志私信我,问我:“子墨你怎
2025-07-15 互动:77

真正的马列毛主义者应该是什么样的?

  在光怪陆离的数字景观中,一种奇特的“佛系”哲学正悄然弥漫。  前有“躺平学”宗师自陈“两年不工作,依然活得很好”,后有无数青年在“内卷”的漩涡中,将“不关心、不参与、不评价”奉为圭臬。社交媒体上,消费主义的符码与成功学的鸡汤交织成一张巨网,网中的人们热衷于讨论明星的八卦、富豪的家史、最新的理财产品,却对&ldquo
2025-07-15 互动:42

我不是在拜神,我是在看见人

  那天,一个小同志给我说了件事。  他说,前两天他买了一副毛主席的画像,郑重其事地贴在了房间的墙上。贴完以后,他看着那副像,像是看见了什么久违的东西。不是神像,不是符号,而是——一种沉甸甸的尊严。  他说:“我妈进来看见了,说我走火入魔了。”  他说得平静,可我知道,他是难过的。  不是因为被骂走火入魔,而是——连最亲的人都误会了,他眼中的那
2025-07-11 互动:48

“辫子”与“王冠”:为何说政治世袭是社会主义的“绝路”?

  鲁迅先生曾痛心疾首地言道:“我以为凡中国人都该有一份趣味,学习‘拳经’,看看‘内功’,或者念佛,或者‘拜忏’,或者扶乩,或者炼丹,或者静坐,或者画符,或者请‘毛厕神’,等等,等等,可做的事情正多,个人各得其所。单是‘西洋化’,是无路可走的。” 先生之言,是在批判那些对本民族文化和出路丧失信心的“假洋鬼子”。
2025-07-07 互动:43

无产阶级的江山,绝非一姓的家业——论马列毛主义为何从根本上否定世袭制

  今天这篇文章首先要说明一点:不是针对朝鲜的,也不是在批评任何国家。这篇文章的出发点很明确,是从马列毛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来谈“为什么社会主义不能搞世袭制”,以及“为什么无产阶级不能以血缘来继承权力”。  我们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在马列毛主义中,权力来源应当是群众、是阶级斗争,是政治路线的正确,而不是家族、血缘和血统。一旦走上这种路径,哪怕初
2025-07-07 互动:30

307坦白局 | 运营7个月:我们怎么办,读者得知道(上)

  原编者按AI“豆包”自动生成本文思维导图(AI开始水图片了)  之前307更多是作为一个自媒体阵地输出观点,今天没有深刻的时事解读,也没有高深理论辨析,有的只有参与叁零柒运营的每个朋友的幕后故事。我们借着在社群内部发起【坦白会】,回答一些大家关注的问题,去向内谈谈自己的开心、挣扎与收获,谈谈参与307的心路历程,谈谈对叁零柒的期待与展望··· 
2025-07-02 互动:8

毛主席不在,但我们心中的光还亮着

  说毛主席,不是为了缅怀一个人。  是为了唤醒一代人心里还没熄灭的火。  是为了告诉这世界:有一种人,是把自己整个人生点成一根火把,照亮穷人的路!  毛主席是谁?  他是那个从湖南走出来的农家子弟,  穿着草鞋、说着土话,却写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誓言。  他没当过“贵族”,没留过“洋学”,  但他懂得一个最朴素的道理:  人要翻身,就
2025-07-01 互动:54

“我们将来要永远以革命的面目相见!”当年的抗大之约,为何至今令人激荡

  1938年,在抗大第四期毕业典礼上,毛泽东同志向学员们郑重提出:我们要“订一个条约”——“我们将来要永远以革命的面目相见!”在抗大第五期开学典礼上,他再次重申了这一条约。  毛泽东同志为何反复向年轻学子们发出这样的呼吁?这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彼时,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调整侵华策略,对国民政府开始以政治进攻为主要手段。
2025-07-01 互动:22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句话在今天还有力量吗?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这句诞生于一百七十多年前的口号,像一声穿越历史的惊雷。它曾是工业革命时代蒸汽与煤烟中升腾的旗帜,是千百万劳动者冲向街垒与广场时的战歌,是印在无数小册子、横幅和信仰者心脏上的滚烫烙印。它简洁、雄辩,充满了撼动世界的力量。但在今天,这个由智能手机、零工经济和全球化供应链构成的复杂时代,这句口号听起来,是否更像是一段来自遥远过
2025-06-30 互动:27

老同志年龄大了,但思想方面依然停留在以前的思想认知层面

  “老同志年龄大了,但思想方面依然停留在以前的思想认知层面”,这是一个在现实社会中非常常见但又极具张力的现象。我们可以从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意识形态的滞后性等几个方面,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毛泽东思想来进行分析和理解。  一、意识形态的滞后性:为什么思想跟不上现实?  在马克思主义中,有一个基本观点: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性和
2025-06-29 互动:34

一名高中生的思考:统计学上的一个少见的个例

  我是一名高一学生。我姥爷是一名工人(所以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他会对“修”那么死心塌地),他对我的教育让我变成了统计学上的一个“少见的个例”。  尽管姥爷已经不和我一起住有1年了,但是我还是很“服了”他。  【小学到初一】  从小,姥爷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我“一个人心情不好绝大多数情况都是他观念有问题”,并举了大量例子例
2025-06-17 互动:52

坚持毛泽东思想,重在落实和践行!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纪念毛主席,学习毛泽东思想,绝不是要将其束之高阁、顶礼膜拜,而是要让这一科学理论在实践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对待毛泽东思想时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形式主义的"口号化"学习,将毛泽东思想简化为几句标语口号;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本本化"理解,脱离实际空谈理论。这两种倾向都违背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
2025-05-27 互动:28

与天、地奋斗清洗自身落后思想,与人奋斗做无产阶级忠实的革命战士

  原编者按:  1、资本主义下,各种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走狗背靠资本主义世界,那种资产阶级的标准把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走狗变成上等人,把无产阶级人民群众变成下等人,这是资产阶级和其走狗狗眼看人低、打压无产阶级的反动行径,马列毛主义者有自己的标准和尺子,标准就是成为坚定消灭资产阶级和其走狗的无产阶级职业革命家,尺子就是成为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无产阶级革命之中去。
2025-05-22 互动:24

一位学毛者的阶级情感转变

  我读书时期,已是“告别革命”的时代,接受很多封建儒家和小资产阶级那套教育。  少年我非常注重道德修养,向往的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所以我经常批判底层人的素质低。如动不动爆粗口,随地吐痰,公厕不冲水,洗手间洗手不看有人在旁边不断在甩,几句话总忍不住以猥琐方式聊起女性,每看到这些行为总会批判几句。欣赏从影视中所看到那些有钱人那种喝咖啡的优雅
2025-04-22 互动:90

新青年:我读马克思,只为打破牢笼

  我为什么要读马克思?如果我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会说:“为千百万同我一样的人的解放去读。”  当时我还是一个初中生,我为何会产生这种想法?初二时,我偶然间在B站看到一个关于列宁的视频,这一个视频极大地影响了我,甚至说改变了我的世界观。视频中列宁对工人们讲:“死亡不属于工人阶级!”我当时只是觉得他很热血,很帅,我当时很单纯。  从那之后,我又看了很多很多类
2025-04-20 互动:58

狂飙进世界之夜——成为一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哲学的梦呓一经在我身上存活了两年了,我终究无法忍受这种浑浑噩噩的状态,经历了一次次事件冲击之后,我要向它宣战。  在这个由两千万革命烈士鲜血浇灌的大地上,生长出来的到底是什么?是文学与诗站在病房外的呻吟,是艺术与体在聚光灯下张扬的姿态,是机械碾压生命后的车辙,是哲学一次次的自我戕害。到底什么是这片土地真正的孩子?或者说,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土地?!  我受够了这些隔靴搔痒
2025-04-15 互动:52

革命者眼中的幸福

  从一个革命者的角度来看,什么才是幸福的生活?如果问一个普通人,他可能觉得当下正在享受的优裕的物质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但是对一个革命者来说,只有物质生活的优裕,绝不是革命的目的。  因为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都会有一部分人享受优裕的物质生活,哪怕是在上世纪军阀割据、日寇入侵、兵荒马乱的年代,也不例外。今天少数人占有大量财富,多数人仅得温饱,遇大病则家贫人亡的现实,显然
2025-04-11 互动:50

00后读毛选:为什么年轻人开始『反向出圈』?

  时代的风向总是微妙而复杂。当我们谈论Z世代的文化标签,似乎"佛系"、"躺平"、"内卷"成了舆论场中的高频词汇。然而,近两年来,另一种看似与这些标签相悖的现象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翻阅那本曾经被尘封在父辈书架上的《毛泽东选集》。  这种现象被网友戏称为"反向出圈"。与流行文化的喧嚣背道而驰,这些年轻人选择回溯历史,从那个热血沸腾的革命年代汲取精
2025-03-28 互动:73

万重云翔|||劳动的辛勤的男女们联合起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女性受剥削的根源

  女性劳动者受压迫、剥削的事实是存在的,但女性劳动者受剥削的事实并不独立于男性劳动者受压迫、受剥削的事实。  女性劳动者受压迫的本质,是阶级地位的不平等,是经济地位的不平等,进而是政治权利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是由剥削制度、私有制度带来的不平等。  女性劳动者的被剥削和被压迫是所在的整个家庭被剥削与压迫的一部分,是所有劳动者所受剥削与压迫的一部分,同时是整个剥
2025-03-18 互动:25

从马克思青年选择说起:躺平还是奋斗?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下这段话时,或许未曾想到,近两个世纪后,这份青春宣言依然在叩问着每一位当代青年的内心。  在互联网时代的喧嚣中,"躺平"与"奋斗"的争论从未停歇。当我们
2025-03-13 互动:19

何妨呐 |改造我自己的学习

  这篇文章自去年年初开始动笔,结合自身经历与想法,断断续续写了一年。前文铺垫较长,是为了展示思想态度转变的挣扎与实践认识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有一些读者来信提到过此类改造学习认识社会的问题,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我都有所帮助。  前些天和家里打视频,我妈跟我说了一件事儿。她说她前一天晚上跟我爸商量,说今晚上买个鸡回去炒炒吃吧。我爸拒绝了,说俩孩子都不在家(我妹妹也在学校
2025-03-09 互动:14

教条主义从它诞生那天起,就像一阵妖风遮蔽住事实和真相。

  教条主义,以我的理解,就是人只以先生的教条为信仰,维护教条并维护先生的威严。延伸开来,就是以一部分小群体的威严教训为人生真谛的一股潮流。显然,这是完全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  首先先讲第一个板块,学校中的教条主义。  作为一名在读的学生,我以为这件事我很有发言权。学校内,充斥着“威严风”、“教条风”。即使有些事情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对的,但是
2025-01-26 互动:91

张文木|读网文有感并致青年

  一  人不能一天到晚跟着新闻跑。人生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中多看点历史或人物传记之类的长效书。读旧书,看新闻。毛泽东说:道理都在历史中。了解历史5000年,至少就能看到未来50年;知道50年,至少能说出5年的事。如果只知道5年的事,那5天的预见也没有。如果整天埋首于这海量新闻、抖音和连真名都没有的激愤文章中,可能连5天的事也看不清。  历史面前无大事,新闻面前多&ldquo
2025-01-19 互动:86

国考的正确答案在人民群众中间

  上周日国考,石家庄早晨的气温在零度左右,你一到考点门口,就有许多大爷大妈围上来举着牌子让你扫码。扫的是考公辅导机构的微信码。他们一只手举着牌子央求人,一只手抱着一堆宣传页,他们对来往考生说,求求你了孩子,帮我扫个码吧。我自教资面试的时候就见过这种,我知道他们赚钱不容易,扫一个码大概一块钱左右,或者发一天宣传页七八十块钱。我不着急进场,用两个微信,挨个给大妈们都扫了码,大
2024-12-05 互动:114

金蛇郎君|我的左转之路

  原编者按:这位青年同志的左转心迹写得很好,朴素无华,很接地气,并且有他的独立思考,是一篇心灵成长手记。经过思想动荡和灵魂洗涤,使他从一个佛教信仰者转变成马列毛主义者。其中既有个人的主观努力,也有客观现实的鞭打。这样的好青年,相信日后越来越多。  一、艰苦的少年时代和社会大染缸  我真正开始左转的时间并不长,从2024年元旦开始,满打满算还不到一年。父母都是珠三角地区的
2024-11-19 互动:137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大国崛起